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sp.kq133.com/F1

药店 “春困”正当时,告别“心理淡季”的那些事儿

2016-04-01   作者:周小艾    来源: 21世纪药店   访问量:350    在线投稿
【导读】在每年清明时节,药店的生意便逐渐淡下来。原因有二

    以广州为代表的南方城市,在每年清明时节,药店的生意便逐渐淡下来。原因有二,一是天气逐渐趋于平和稳定,不像2月、3月有引发感冒的“倒春寒”;二是正月里的药店促销提前释放了购买需求,消费者对保健食品、家庭常用药的购买力下降了许多。近日,笔者走访了不少门店,门店管理者均反映:今年的销售淡季来得特别早,才3月底,药店便少有人踏足了,相比之下,社区医院、门诊倒显得热闹。

销售淡季是假,“心理淡季”是真

    笔者观察所走访的门店发现,多数门店的工作人员,从店长到店员均无精打采,一副“春困”样,有顾客进店也没有打起精神,只是例行地问药、拿药、结账。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与店长进行了沟通。店长表示,近段时间买保健食品的顾客少了,店员卖常用药的销售提成不高,加上进店的顾客确确实实少了,所以店员们都认为淡季提前到了,也都提不起精神,甚至有些店员还动了离职的念头。

    各行各业都会有“淡季”,但实际上,药品是刚需商品,从社区医院、门诊的情况来看,这个节点也还不是药店传说中的“淡季”。在笔者看来,药店的销售淡季多数是“心理淡季”,门店工作人员看到来客数量少就以为“淡季”来了,其实不然。顾客不来药店了,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从笔者对门店的观察来看,门店的整体精神面貌涣散就是造成顾客不进店的重要原因。店员不主动介绍药品、不做关联销售、不引导顾客产生需求,顾客自然不会有更多的消费欲望,店员的销售提成也就自然少了。

“心理淡季”只因管理有缺陷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员工的“心理淡季”比真正的销售淡季更为可怕。客观地讲,药店的销售淡季多于旺季,可以说淡季销售是药店销售的常态,因此,如果员工在销售淡季到来之前就产生“心理淡季”,试想一下,人心涣散地进入真正的销售淡季,等旺季到来,团队都散了,药店的销售又能旺到哪里去?

因此,要解决“心理淡季”,药店首先要审视自身的管理,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是否及时发现员工销售热情大不如从前?是否有对员工进行心理引导?

2.发现员工产生“心理淡季”之后,是否有加大培训力度、开展系统培训以帮助员工渡过“心理淡季”?

3.是否有及时调整员工的薪酬结构,将“薪”比“心”?

当员工的“心理淡季”到来时,作为管理者,首先要善于发现团队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员工的心理引导,通过团队活动如春游、运动会等营造一个活力轻松的团队氛围。

    其次,加强培训。门店来客数少了,店员“闲”下来的时间也多了,心也容易“散”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能开展适当的培训来填补时间,充实员工的工作生活。培训的内容以药品专业知识、服务礼仪知识、销售技巧等为主,穿插GSP、ISO9001等药品管理、现代管理知识,提升店员的销售能力和服务能力。

    最后,在真正的销售淡季到来之前,为了帮助员工安全渡过“心理淡季”,调整薪酬结构必不可少。药店可以遵循“淡季做市场,旺季做销量”的原则,在对店员的考核中,除了考虑营业额、客单等硬性指标外,还应当考虑诸如顾客维护管理、价格体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信息反馈、工作态度、顾客满意度等软性指标。只有这样,才能加强销售团队的纪律性,凝聚军心,避免人员过大波动,为旺季蓄积势能。


                                                                            周小艾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