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顾客提供的价值角度,对药店现有及应有的服务做了一个分类:
今年五月,北京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将全面推行,“会有70%的门诊量全部下放到社区,政策把慢病医生都往社区赶。”CFDA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顾问康震预计。“零差率”政策对药店药品价格的影响毋庸置疑,但也有人比较乐观,认为医院主导医学服务,药店主导药学服务,药店在服务环节的补充上仍有优势。 事实是否如此?现阶段,药店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都属免费,项目大同小异。而国际药学联合会曾提出一个观点:免费服务是不可持续的。但我国零售药店的免费服务不仅已持续数年,且将继续下去。 我们药店的免费服务模式是合理的还是有问题的? 这些免费服务在跟医院相比时(医院的用药咨询科,由药师出诊)是否真的具有优势? 如果药店希望提升专业服务质量,未来是否可以收费? 产品免费(实指平进平出或利率极低)、服务收费这种商业模式,在药店行得通吗? 服务成本与服务价值 服务是否应该收费,这跟服务本身的成本及其所带来的价值有关。 康复之家最近在做门店改造和门店收购,从医疗器械店改为药械店,经营范围扩大,品类更丰富了;同样,因为所有产品之上附加的服务都是有成本的,成本也随之扩大,企业如何覆盖成本? “服务是必须做的,一是为了提升顾客满意度,二是最终能提高复购率。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是免费服务和收费服务关系的调节问题,一般来说,应该由收费项目来覆盖免费项目的成本。”康复之家的董事长柏煜说。一种办法是服务本身收费,就像医疗器械的售后服务,保修期外都是收费的,另一种办法是服务免费,但通过服务带来了复购率,成本被顾客购买产品产生的利润所覆盖,所谓“羊毛出在猪身上”。 在柏煜看来,现阶段药店在OTC产品上做的服务其实价值不大,但在医疗器械和慢病管理上,服务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我国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管理是很大的问题,康复之家药械店的模式就是提高顾客的用药依从性,让顾客在用药过程中把链条用满,长期关注他的用药,做他的药事服务,比如电子药历、用药跟踪等等。” 而康震则从为顾客提供的价值角度,对药店现有及应有的服务做了一个分类: 1客户关怀 如顾客进店,店员请他坐下并为他端一杯水,目的是拉近与顾客之间的距离。 2职业责任 如向顾客强调说明书上的服药要求,一天吃几次,一次吃几片,这是一个售药者必须要做的事,你做了这一行,自然就有责任告知患者。 3基础服务 如顾客进店,为他测量血糖、血压、身高体重,却没有专业解读。康震在上海做慢病管理咨询时,看到一个执业药师为顾客量血压,一整天量了一百多个,非常辛苦,这个药师自己说,“耳朵都快听聋了”。但问她量完以后有什么结果,她却很茫然地反问:“没有啊,就是给他们量一下,量完干嘛使?” 4专业服务 还是以量血压为例,专业人员量血压的目的是检测对方的身体状况,应对顾客的身体状况进行判断和评估,一对一地解决患者的用药相关的问题。 综上,前三类服务虽然同样有成本,但从药店的专业角度来看实际是缺乏价值的。因为服务需要看到治疗结果,在药师的专业服务下,起效还是不起效,起效的时间长短,起效的同时有没有副作用......那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回到服务是否能收费的问题上,只有给别人带来价值、能产生治疗结果的服务才有资格收费。 服务收费的资格 “现阶段,在短时期内,国内的零售药店为顾客提供收费服务基本是不可行的,因为我们大部分药师还不具备这样的专业性。但这不妨碍整个行业先有作为,培养人才,努力创造自身价值,设定服务的框架、内容和标准,说明这个项目能解决顾客的哪些需求,从而可确立收费服务的商业模式。而目前我们提出的‘合理用药’只是一个含义广泛的词语,而不是模式。”康震认为。 对于一个真正懂药的药师来说,药品即毒品,drug变成medicine,才可以治病。药师在面对病人时,不仅需要了解处方药,同时也应包括非处方药、草药、营养添加剂等品类,了解药品和药品之间、药品和保健品之间、药品和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顾客往往健康素养不高,所以药师需要解决患者服药的适宜性、安全性、有效性、依从性四大核心问题。在门店服务的药师,应管辖并监控所覆盖商圈范围内的病人在服药中出现的状况,而非单纯的卖药。 据康震介绍,国际上药师的收费服务项目,大概包括以下几类: 1.处方调剂,按调剂处方的数量收费,而不是根据销售数量及所带来的利润收费; 2.临床判断,在加拿大叫药物治疗意见,在台湾地区叫判断性服务,在美国叫认知服务。药师通过专业知识判断处方是否合理,此项费用相当于处方调剂费用的三倍 3.高风险药品用药指导,如华法林、氯吡格雷等药品的指导服务。 以美国的MTM(药物治疗管理)模式为例。首先要做患者的用药评估,包括哪几项内容,是按全年还是按季度,对个体患者做整体评估。然后是目标评估,比如患者出现的个别问题,药师应根据其情况来调整。在评估之前,需要搜集患者信息,分析情况,发现用药问题,让问题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明确先解决什么后解决什么。给患者一个监护计划和目标跟踪计划书,确立每个问题的一个治疗目标,并教会患者执行治疗以改善现有情况。再给患者列一个随身携带的药物清单,既可以督促他按时服药,还可让患者带去跟医生交换治疗意见。 在国内,我们的患者,尤其是慢病患者,同样需要专业药师进行用药方面的调整和指导。“因为医生的治疗是分科的,针对某个问题给患者开药,不属于这个科的问题你得去找其他科医生继续开药。这样下去,用药叠加,症状叠加,出现一系列疾病和用药相关问题,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和负担越来越大,成为恶性循环。这正是一个专业药师发挥作用和价值的领域,但国内药店的药师目前满足不了慢病病人的需求。”康震说。 专业贯穿始终的商业模式 联系到国内市场和行业的实际情况,除了是否具有价值这一判断,服务能否收费也取决于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顾客的接受度。柏煜举例,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特殊的规定,医疗器械行业多年来就规定了保修期之外服务收费,顾客适应良好,药品的相关服务想要收费就比较难。而且中国老百姓并没有养成为服务付费的习惯。“即使你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只要这个市场中存在竞争,人家不收费,你收费,你就死了。但重点是不管免费还是收费,最关键的是让顾客心甘情愿地接受并认可你的服务,免费但没有价值也不一定行。康复之家的药械店会为药品提供免费且有价值的服务。” 而随着分诊制度改革的深化,重症、急诊、不稳定型病人去医院,基础、慢病、稳定型病人在社区的治疗分野正逐步明晰,药店应该把握住这一机会。康震认为,“目前,我们药店的商业模式是有问题的:卖药是一个销售行为,而非服务行为,药师和顾客之间存在的是买卖关系,企业获取的是药品流通中的差价毛利。这种模式是希望顾客越买越多,忽略了药品是特殊商品的属性。而我们讲的‘联合用药’、‘关联用药’因为药师专业性的不足,是非常危险的。” 因此,他建议,零售药店应提升药师专业水准和地位,确立通过专业发掘顾客需求,使药店销售上一个台阶的商业模式,让专业和采购、经营、宣传、培训、考核紧密结合,在整个零售环节中得到应用,贯穿始终。 1了解门店所覆盖商圈的疾病谱 商圈人群结构决定疾病谱,疾病谱不仅决定药品,也决定了顾客需要的内在产品,但内在产品的挖掘靠的是会员服务。 2通过会员服务确定商品结构 药店的会员服务不应是商品的买卖关系,而是凭借专业对慢病患者的深入了解。 例如一个糖尿病病人,药师需了解他病到什么程度,因为节食需要补充哪些营养。他会因免疫力下降特别容易感冒,并且因感冒转成肺炎,还容易遭受病毒侵害,患上带状疱疹。所以从一个糖尿病病人,药店应放射到多种相关疾病,完善商品结构。 3营销与宣传 营销不是为了营销商品,而是营销思想,通过营销感染消费者行为,引导消费者到药店接受预防和保健,对保健品也要按专业进行分类。 4除药师之外,店员培训也要跟上 因为药店活动的开展和卖点的提炼都要跟疾病、跟专业有关系。 颠覆性愿景 在我国,OTC中成药有上万个种类,母体药物八千个以上,药品有上百万种。所以康震一直坚持药师这种独立去服务别人的职业必须要持续学习、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执业药师甚至应该每五年就重新注册一下。就目前而言,能在药店基本满足顾客需求的药师,至少要懂1000种药品(了解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如何正确服用)和80种疾病,要有基本的沟通技巧。 我国的执业药师考试已经开始调整,命审题专家从高校专家变为医院的医师、药师,题目从知识型考察改成技能型考察,实践题也******出现。“下一步,我们要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