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5年以来跨国企业和本土企业的整体增长率都有所下降,但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从城市层面看,尽管2015年以来跨国企业和本土企业的整体增长率都有所下降,但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整体市场表现 据统计,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医院医药市场的总销售额*为1615亿人民币(数据来源:IMS中国医院药品统计报告>=100张床位),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5%,再创2012年第四季度开始的医药市场增长放缓以来的季度增长率新低。基于12个月的MAT(滚动全年数据*),2015年第二季度的MAT增长率为8.4%,增长持续放缓。 本季度的医院渠道市场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在于医院医保控费的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进一步推广,特别是对抗生素、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和辅助用药的控制进一步增强,以及集中招标采购带来的降价压力。 *销售额:医院药房采购金额 *MAT(滚动全年数据):指定时间节点往前追溯12个月的数据总和,此处指2014年第三季度到2015年第二季度的销售额。 跨国企业和国内企业市场表现 在新一轮政策的持续影响下,跨国企业和国内企业在2015年第二季度的季度增长率都明显下滑,跨国企业本季度的增长率仅为3.2%,而国内企业本季度的增长也仅有4.9%。根据企业季度销售额,辉瑞、阿斯利康和山东齐鲁继续占据前三甲的位置。 从城市层面看,尽管2015年以来跨国企业和本土企业的整体增长率都有所下降,但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跨国企业在一线城市的2015年第二季度的MAT增长率为3.9%,而本土企业的增长率达到8.4%,其主要原因在于医保控费建设的全面升级和仿制药的冲击。而跨国企业在中小城市的2015年第二季度的MAT增长率超过本土企业,分别为11%和8.4%,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小城市合理化用药的推进。 ![]()
重点治疗领域和主要产品的市场表现 从各大治疗领域看,本季度的产品销售增长都有不同程度的放缓。中成药、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和静脉注射溶液类产品因受用药合理化政策管控,增长明显减少。而慢病领域药品如糖尿病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高血压药物和抗血栓药物增长放缓较少。 中成药增长的加速下滑,是2015年医院渠道市场增长放缓的关键因素之一,这对国内企业的影响比较大。中成药本季度的MAT增长率仅为6.7%,相比去年同期的15.2%,下滑显著。 放眼其他渠道,处方药在各级城市零售渠道的增长稳健,截止2015年第二季度,全国同比增长率为9%(数据来源:IMS零售渠道统计报告),增速超过医院渠道。在一线城市,处方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零售渠道的增长均明显高于医院渠道。 从产品的角度看,根据2015年第二季度的产品销售额排名,仅有2个跨国企业产品进入销量前十的榜单,分别是排名第三的赛诺菲的波立维和排名第六的辉瑞的立普妥,其余均为本土企业产品,齐鲁制药的申捷和梧州制药的血栓通依旧居于冠亚军宝座,扬子江药业的地佐辛以31.6%的MAT增长率,跻身十强,其他个别产品在增长率上虽有所起伏,但是在排名上并没有太大变化。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