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药店》对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药店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项调查。
作为一种天然食品,蜂蜜的成分除了葡萄糖、果糖之外,还含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可以促进心脑血管功能、保护肝脏、增强抵抗力、促进睡眠、促进胃肠蠕动,对妇、幼特别是老人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近年来,随着药店品类多元化、非药品化的进程不断加速,蜂蜜类产品开始逐渐进驻门店。为了了解蜂蜜类产品在一线的实际经营情况,《中国药店》对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药店工作人员进行了专项调查。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按惯例询问了各家门店蜂蜜类产品的品规经营情况。结果显示,‘3~5种’项的受访者提及率最高,占比接近四成,为38.67%;紧随其后的是‘3种以下’项,提及率也超过了三成,为32.89%;排在第三的是‘5~10种’项,提及率则降至不足两成,为18.67%;接下来则是‘10种以上’项,提及率仅有5.78%。此外,还有4.00%的受访员工表示所在门店未经营蜂蜜类产品。 紧随上问,我们又询问了蜂蜜类产品占门店整体销售的比例情况。结果显示,接近四成(38.44%)的受访者选择了‘0.2%以下’项,提及率占比最高;紧随其后的则是‘1%~2%’项,提及率下滑至不足两成,为19.33%;排在第三位的是‘0.5%~1%’项,提及率也接近两成,为19.11%;紧随其后的是‘0.2%~0.5%’项,提及率同样在两成,为17.11%;认为销售占比在‘2%以上’的受访者占比最低,仅有6.00%。这一结果表明,蜂蜜类产品能满足药店所面对的大健康人群的需求,但因超市、百货商场等渠道的分流,使之销售占比难以像感冒、胃肠等类药品那样,占据较高的销售比重。 当问及蜂蜜类产品2015年的销售较之2014年的变化情况时,超过五成半(56.00%)的受访者认为增长幅度在0~2%之间,提及率最高;位列次席的是‘2%~5%’项,但提及率已经降至两成有余,仅为23.56%;排在第三位的是‘-2%~0’项,也就是认为销售额呈现小幅负增长的,提及率降到一成左右,为12.22%。(参看下图表) ![]()
我们又询问了蜂蜜类产品的门店配货频率。‘每月一次’项的提及率虽然最高,但占比也刚刚超过两成,为25.56%;紧随其后的是‘两周一次’项,提及率也有两成以上,为22.22%;排在第三位的是‘每周一次’项,提及率继续下滑至16.67%;至于‘两月一次’项,提及率也在一成以上,为14.00%。 当问及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最为青睐的蜂蜜类产品剂型时,超过六成(63.78%)的受访者选择了‘纯蜂蜜’,提及率占比最高;紧随其后的则是蜂胶软胶囊,但提及率已经降至不足两成,为18.22%;位列第三的则是蜂王浆,提及率刚刚超过一成,为11.56%。 接下来,我们又以蜂胶软胶囊为例,调查了一线人员眼中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度情况。结果显示,汤臣倍健的提及率最高,占比接近六成,为59.33%,遥遥******于其他品牌。因为2名以外的品牌提及率均未超过一成,占比最高的同仁堂品牌也不过7.33%。(参看下图表) ![]()
承接上问,我们又询问了消费者对于蜂蜜类产品的价格认知情况。结果显示,他们最能接受的产品单价区间是‘50~100元’,一线门店受访者的提及率占比超过了三成,为32.22%;位列次席的选项是‘20~50元’,提及率同样在三成上方,为31.33%;排在第三位的是‘100~200元’项,提及率略低于三成,为28.89%;紧随其后的是‘20元以下’项,但提及率已经降至不足5个点,为4.22%;位列最后的选项是‘200元以上’,提及率仅有3.33%。 调查的最后,我们还询问了影响消费者购买此类产品的最重要因素有哪些。结果显示,‘店员推荐’项以36.00%的提及率居于榜首;位列次席的则是‘产品的性状与成分’项,提及率则降至不足两成,为14.89%;排在第三的是‘价格’项,提及率也超过了一成,为14.00%。表明,加强一线人员的教育对提升蜂蜜类产品的终端销量与品牌知名度有着重要价值。(参看下图表) ![]()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