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病”从地方走向全国 武汉接诊数猛增 曾经在湖南、台湾等地盛行的槟榔,如今已经传播到全国各地,江城街头也随吃可见卖槟榔的摊点。与此同时,各大医院口腔科接诊的因嚼槟榔致病的病人人数猛增。专家提醒市民,贪吃槟榔小心口腔疾病。 “看你还敢在吃槟榔不?再吃就只能切舌头了。”武汉大学口腔医院黏膜科诊室里,周刚教授一边“警告”,一边给一个年轻人做着注射治疗。由于打针的范围遍及口腔内的各个部位,年轻人在病床上直呼疼痛,连称自己以后再也不吃槟榔了。这个年轻人今年25岁,是一位司机。一个多月前,他发现自己的咽喉很难受,口腔难以张开,吃点冰的辣的,就疼得很受。起初,他以为只是上火引起的口腔炎症,可吃了一些消炎药情况也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只好到医院就医。昨日,他被确诊为口腔粘膜下纤维化。而这种病时有癌变率的,不容忽视。年轻人告诉医生,他从三年开始当司机。一些老前辈告诉他,嚼槟榔能提神,免得开车时犯困。虽然刚开始不太习惯,后来他还喜欢上了槟榔的味道,现在越嚼越多了。周教授说,这种“槟榔病”以前属于“地方病”,多在湖南、台湾、印度等东南亚国家盛行。十年前,该院一年难得接诊一例这类病人,如今,他每天都能遇到,而且大多数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以司机最为多见。 咀嚼几下便会让人脸发红、直冒热汗,有一种微醺的畅快,这正是一些人吃槟榔上瘾的原因,但槟榔有害健康是不争的事实。但为什么有的人一辈子嚼槟榔没事,而有的人吃的量不多、时间也不长就得了口腔粘膜下纤维化呢?周刚教授说,槟榔果中含有槟榔碱,它具有遗传毒性,对遗传基因存在损害的风险,能够刺激口腔粘膜纤维细胞增加及胶元的合成,促进口腔粘膜纤维化,但是否患病,也与每个人的体质有关。据了解,早在2004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已认定槟榔为一级致癌物质,媒体也曾多次报道因常年嚼槟榔引发口腔癌的案例。 周教授建议市民尽量少嚼槟榔。若发现口腔黏膜发白发硬、舌头运动受限、口张不开、喉咙不适等症状,高度怀疑是口腔粘膜下纤维化,应尽快到医院就诊治疗。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