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笔者觉得当下“招聘难”大抵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最朴实的就业观就是“找饭碗”。于是,薪资水平成为就业者“择司”的首要参考条件。特别是在药品零售行业,稳定的工资、好的福利待遇、有竞争力的发展空间成为越来越多90后的就业目标。而作为招聘方的药店,也想招到有才华、能吃苦、又有一定组织办事能力的员工,但往往事与愿违。 从今年6月开始,笔者便在各大招聘网站、招聘会及门店橱窗投放了招聘信息,但应聘者寥寥。经过几轮的彼此筛选,近5个月时间才正式入职了6人。和面试中的“职场小白”及“高冷范”们切磋交流后,笔者觉得当下“招聘难”大抵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原因1 给不起“50只青岛大虾”的工资 出于长远考虑,大多数药店在招聘店员时都喜欢刚毕业的应届生,因为这些年轻人有冲劲、可塑性强、最具培养价值。但是,即使我们给出的底薪已经比同行高出30%~80%,还是不能俘获他们的芳心。因为这些毕业生希望一出校门,工资最少都能买得起50只青岛大虾。 原因2 药店排场不够高大上 笔者刚入职时,曾问过一位同事为什么要离开原来的公司,给出的答案是“不想再吃快餐”。于是,她在应聘了3家企业后,最后因为我们公司有员工食堂,成为她最终留下的理由。后来笔者在面试应聘者的过程中,也注意强化了公司的“这一优势”,但得到的答复仍然是“回去考虑考虑”。有一位应聘者即使面试通过最后也不见其来上班,问及原因,竟然是因为我们药店的排场不够大! 笔者曾以为,刚毕业的90后求职者不至于那么心高气傲,心智也没那么不成熟,如果企业条件不苛刻,应该会有人抢着要来。但是,对于这批个性独特、思想新潮的一代来说,传统的招聘已经无法再吸引他们的眼球。因此,企业在开展招聘工作时,需因势利导,制定出“留心”之法。 首先给出能让应聘者接受的薪资,然后再谈工作内容及公司接下来的战略规划,这样能为双方节省应聘时间和成本。其次,如果求职者对公司所能提供的薪资待遇和工作范畴都无异议,最后的招聘瓶颈就是求职者本人了。由于每个应聘者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环境不一样,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也会有差异,此时,招聘人员更应注意求职者的内心需要,**能够为其做好简单的职业规划,让其感受到公司的人文关怀和发展前景。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