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3

广东急救条例要求高 医院大叫负担重

2011-06-30      来源: 南方都市报   访问量:331    在线投稿

    几易其稿的《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明日正式实施。《条例》规定各120网络医院需全天候保证4分钟内出车,急救患者及家属可自主选择接收医院也成定局。南都记者连日来走访广州市多家120网络定点医院后获悉,对于4分钟出车这一硬指标,不少医院在测试后都能做到,但如果长期需要专业、专职医生进行等候似值守,这批人员的定员、定编和工资支出问题则成了不少医院头疼的问题。

 不少医生建议设立专业急救队伍,才能保证及时有效地对病人实施救治


    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唐小平表示,《条例》出台后,对出车要求更高、人员配备增加后医院压力更大,这些广州市卫生局在运作过程中,将在条例实施后进行系统调研,确实亟待完善的部分,会考虑增加社会急救医疗专项经费。


    测试3个月90%医院按时出车


    在广州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委、中山大学附属一院急诊科主任廖晓星看来,他对于条例实施后的政府投入更加期待。“条例里对于医院承担急救任务后,哪些费用是由政府投、哪些是由医院投入是不太明确的。”


    “现在明确了24小时无论白天、夜晚都需保证4分钟内出车。对于120网络医院而言,那就是必须遵守的”,廖晓星表示,在经过接连三个月的测试后,广州市的入网医院90%以上都能保证4分钟内出车。


    政府投入不足,医院积极性不高


    廖晓星认为,目前的急救人员都不是专职的,既耽误院内其他病患的救治,也不能保证急救医疗的质量。


    “如果增设专门的急救医疗岗位,这些人员的编制怎么解决,工资待遇、补贴谁来承担,这都是问题”。廖晓星曾对全市的急救车出车成本进行过大致的匡算,单趟出车的成本约为400元,而对病患收费不超过150元,中间的差额、出车人员的薪酬、车辆折旧费等,目前都由医院自行承担。若政府投入不足,院方也很难提高积极性。


    同样的困惑,在只有28名医护力量的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亦存在。“条例规定医院不能见死不救,但如果三无人员集中了,试问哪家医院能承受得起?”该院急诊科副主任刘斌表示。在刘斌看来,既然院前急救被界定为社会公益事业,那就不应该收费,由政府投入全额包起来。


    ■部门说法


    市卫生局:用政府购买服务来弥补


    120网络医院救护车“提速”了,带来维护成本增加的问题出路何在?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唐小平表示,广州肯定将逐年加大医疗预算中用于社会急救医疗专项经费的支出。


    唐小平表示,卫生局在运作过程中,将进行系统的调研,对确实存在问题、待完善的地方予以完善。“既然社会急救医疗事业定位在公益事业、公共卫生事业上,卫生局将通过扩大专项经费的支出,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予以弥补。”


    ■焦点问题


    市民自选医院会否扎堆“三甲”


    作为此前争论的另一个焦点问题——— 患者、家属还是急救医生更能判断上哪治疗好的问题,廖晓星也给出了自己的忠告:“如果你不是急危重症,像召出租一样召救护车去自己想去的医院,那就是浪费了社会急救资源。在现有的医疗模式下,如果所有急危重症都自主择院了,那势必会导致这些待急救患者纷纷扎堆于10家左右的大型三甲医院。广大市民应重视院前急救医护人员的建议,优先选择近距离的120网络医院。”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