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什么才是美学修复的最重要因素?牙医朋友们都会有自己的见解
什么才是美学修复的最重要因素?牙医朋友们都会有自己的见解 有的会说“牙体预备那是基础,必须要标准” 有的会认为“术前设计更重要,要么再来个DSD什么的” 也有人说“比色很关键,颜色才是最重要的” 还有人则不以为然“这些都没用,有个好技师就什么都OK了,没有好技师配合的话一切都是瞎耽误工夫” 如果要我回答这个问题,答案也许只有一个,那就是“医技配合”。只有良好的医技配合才能**限度发挥医生与技师的能力,才能使一个复杂的修复过程具有可控性。 那么什么样的医技配合才能称得上完美?那就是医生、技师共同完成从设计到结束整个修复过程。 一般来说,一个美学修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前期设计:包括术前评估、蜡型的设计分析、修复体材料的选择等。 术前评估由医师、技师、患者三方面协商完成。医生技师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并综合考虑患者的需求,对修复效果进行初步的判断,并与患者进行沟通。 蜡型的制作:术前的蜡型既是临时修复体的模板,也是最终修复体的雏形,所以很重要。**由技师完成。医生朋友们在这个方面不要太过自信,毕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技师在制作蜡型时一定要严谨,千万不要为了取悦患者,不顾客观条件美化蜡型,许下的愿的是要还的,别在这里给自己挖个陷阱。 在修复材料的选择上,技师有义务给医师提供参考意见,技师要比医生了解修复材料的特点,最重要的是他更了解自己(人为因素比材料更重要)。要达到预期的效果使用某种材料需要医生提供多少的空间。 二、术中操作:这包括临床比色、牙体预备、临时修复体的制作与修改等 现代美学修复颜色分析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拍照,医生比不准颜色没关系,只要拍的好就行。 牙体预备:医生参照蜡型设计、修复材料、技师工艺等因素备出适合空间。 临时修复体的制作与修改是这一步骤,不!应该是整个修复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只要放在口内的设计才有意义,只要动态下的、全方位的观察才是真实的体验,所以,对临时修复体的调整过程可以称得上美学修复过程中的“关键一刻”。这一刻技师是应该到场的,修改的过程也应该由技师完成。修改后的临时修复体就是最终修复体的模板,这个模板是要得到医生、技师、患者三方面认可的。 三、完成阶段:包括修复体的制作、临床配戴的。 这一阶段应该是最轻松的,一个好的技师绝不会在制作上掉链子的,医生也会享受到辛勤工作后的成就感,而患者将沉浸在愿望满足后的喜悦中。 当然,这种带来“可控修复”的医技关系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有自己技工室的牙科门诊并不多见,但“可控修复”的“关键一刻”**由技师和医生共同完成,所以医生、技师的工作地点**不要距离太远,因为“关键一刻”对修复的影响太大了。下面这个病例就是因为“关键一刻”改变了前期的设计。 患者 女 36岁 前牙外伤史 查体:12、11、21冠折,11、21死髓牙,21变色,11近中龋,前牙拥挤错乱,22反颌。 患者希望牙齿治疗后对四颗前牙进行美容修复。 术前评估:医生、技师并不看好修复后的效果,虽然患者外伤冠折后影响了前牙的微笑曲线,但患者牙槽嵴前突并伴有轻度的龈微笑,如果重建微笑曲线的话就要加长牙齿,根据以往的经验,这种情况下加长牙齿长度患者通常会难以接受,而且患者也表达了希望把牙齿做的再短一点小一点的愿望。如果前牙再短一点的话不仅有曲线的问题,牙齿的比例也更加失衡。 与患者沟通后患者仍对改善前牙保留很强愿望,所以决定做术前蜡型设计。 蜡型设计:蜡型设计时还是恢复了微笑曲线,但告诉患者在试戴时感觉过长时可以在口内调整。现在想想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如果当时设计出磨损状排齐牙齿的话,患者也会满意但无疑就失去了一次完美的机会。 术中操作:比色备牙过程略 备牙后用蜡型为患者翻制临时牙。 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这种设计在患者口内显现的非常协调、美观,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过长、前突的问题。患者主观感觉也很好,她也放弃了把牙齿做的小一点的想法。其实,想想也很正常,牙齿只是人体容貌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要与其他因素相适应的,经验可以带给我们帮助,但也不要过分依赖它,人的容貌没有长的一样的,我们也不是医疗美容师。 当然,我们也在这个临时修复体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21、22短了一点,水平线有些偏,2、3之间夹角过大。在技师修改下都得到解决,所以我们对最终的结果充满信心。 最后用模型的方式把最终的制作模板记录下来。 制作完成的氧化锆全瓷牙 口内照片 修复前后的对比 最终修复体与调整后的临时修复体保持一致。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