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sp.kq133.com/F1

入职3个月、半年、一年的员工该掌握的,你知道多少?

2015-10-22   作者:中国药店网    来源: 中国药店网   访问量:361    在线投稿
【导读】从实施角度来看,笔者建议,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紫术是K药店的店员,从入司第一天开始,紫术便需要学习门店的商品,店长刚开始带几天,将大类商品的位置、首推的商品讲了一下,一周之后,紫术几乎全靠自己了。

门店的培训常常是急急忙忙完成的,一个月后,紫术对门店的一些常卖的商品有了点感觉。不过,三个月后,六个月后,以至于如今自己在店待了一年多,紫术对店内不少商品仍然一知半解,不熟悉的不太敢卖,所以,紫术也就形成卖自己常卖的那些药的习惯了。

紫术的这种销售习惯无疑会导致门店商品滞销,形成效期压力。但是这个错在于紫术吗?

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有这样几个:

一、缺乏持续性的商品培训

多数企业在新员工入职时,会将门店销售的商品简要讲一遍,但是这种学习对员工来说是走马观花的,到了门店的现场,员工才能深刻理解自己销售的产品。然而,门店的事情多而杂,常会忽略掉其实很重要的商品培训,且在门店带教中,培训多只是新员工到店的头一周,之后就是“望天收”,员工会发展成怎样,全靠员工本人。

缺乏持续性的商品培训,会使员工在后期工作没有动力,也没有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二、缺乏系统性的商品培训

门店培训中,交接班的培训往往只是就某些商品来做,且数量有限,专业传递也有限,而且不能形成系统性,员工的进步小且慢,并且会因此影响员工的关联销售能力。

三、缺乏有效的培训措施

在门店现场,培训是随时可以进行的,导购时,员工在一旁看着也是培训,但是我们常常没有利用好这一点。笔者在门店时,常会安排新员工在老员工边上听,自己导购时,也会提前让员工知道要在附近听,导购结束后再进行分析,这样的培训反倒效果明显,比起现场念资料给员工听强很多。

四、缺乏有责任心的跟进人

员工的成长,说到底应是由门店来负责,在门店,员工耳濡目染,切身体会最深。所以,我们常看到,一家店好,带出来的员工个个都是好样的,而一家店较差,带出来的员工像“霜打的茄子”。

这个跟进的过程需要门店相关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把员工成长当成自己的事,就不会出现如紫术这般的困惑了。

从实施角度来看,笔者建议,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一、不同阶段,员工掌握商品有别

3个月内的员工,掌握常见商品通用名与别名,熟练掌握门店销售前200位商品的功能主治(或作用)及禁忌症,并掌握门店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与皮肤病病症,导购中会主动引导,做到问病卖药,并会进行基础关联销售。

3-6个月的员工则要掌握门店销售前600位商品的功能主治(或作用)及禁忌症,掌握六个系统常见病病症,并提供解决方案,导购中能分析顾客类型,并掌握其接待技巧,恰当关联,并会处理顾客异议,主动提供健康建议。

6-12个月员工就应掌握门店销售前1000位商品的功能主治(或作用)及禁忌症,掌握全部常见病病症,并提供全面健康解决方案,熟练运用关联销售技巧。

12个月以上员工应能帮助顾客制定完善的健康解决方案,并在门店承担带教新员工的任务。

二、疾病知识与商品相配合

在不同阶段培训中,虽然是以销售排名来学习商品,但是要以疾病分类,将疾病知识与商品串起来,这样就能形成系统化。

三、落实到带教人

员工的成长既需要其自主性,但也要有人约束与跟进,所以,将培训的具体内容与检核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某个老员工、药师或店长本人身上,则能有效把控门店员工成长进度。

不同门店的畅销商品虽有差异,但大体是相仿的,因此,即使员工在不同门店之间调店,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员工的成长直接与业绩挂钩,也影响其稳定性,这正是我们在管理分析中看到的事实,那就是,一家优秀的门店,不仅带出来的员工好,员工稳定,而且业绩表现优异,因此,我们在管理中,真的要对员工的成长负责。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