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大部分企业的绩效管理工具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企业的执行。
随着绩效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些企业管理者逐渐发现,专家们宣扬的那些美好的结果并没有如约而至,企业绩效未见提升,反倒是员工满意度越来越低,对绩效管理的抵触情绪也越来越来严重。种种问题让管理者们开始怀疑:是否我们所采用的绩效管理工具不对? 在不断的质疑中,一些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逐渐被弱化,直至消失;而另外一些企业虽然选择坚守,却也被迫做了诸多妥协,绩效管理早已远离初衷…… 其实,大部分企业的绩效管理工具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企业的执行。 绩效管理为了什么?绩效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考核出来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绩效管理更多沦为评价员工优劣的工具,谈不上战略落地,更别说管理的改善与人员的成长了。 诚然,绩效管理的确能对员工的工作结果进行评价,将员工分为三六九等,但这真的是企业开展绩效管理所希望实现的结果吗? 显然不是,企业开展绩效考核,是希望通过绩效考核传递压力,调动员工积极性,促使员工更好地完成目标。那么,为何绩效管理实际达成的结果并没有真正达到企业所希望的目标呢?不少企业考核指标越来越细,绩效越来越严格,员工压力也越来越大,但企业的业绩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 究其根源,主要是管理者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推动绩效管理实施,也不能对员工进行辅导,导致绩效管理执行不力、员工绩效不佳。 具备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吗?实际上,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因为业务能力不错,而被提升到管理岗位。但管理者与专业人员的角色是不同的,其承担的职责以及所需的技能也有所区别。优秀的专业人员,未必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更何况,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在晋升前后,并没有开展针对性的管理培训。因此,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缺乏管理意识,也不具备管理技能,仍然习惯挽起袖子自己干,从而导致绩效管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诸多的问题。 一方面,管理者缺乏管理意识,对绩效管理重视不足。 不少管理者对于自身的角色认知、职责都不清楚,缺乏管理意识,对于绩效管理的作用、意义也不清楚,因此,在执行绩效管理相关规定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消极、跑偏甚至抵触的现象,针对员工的困惑也不能及时给与解答,绩效管理各项工作实施效果不理想。 另一方面,由于管理者技能不足,导致企业绩效管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被阉割、扭曲。 由于管理者不具备绩效管理相关技能,开展绩效管理工作比较吃力,因此希望绩效管理越简单越好,**能一劳永逸,或者由别人代劳。于是,企业绩效管理出现了诸多的怪现象:绩效考核文本由人力资源部制作、考核指标从年初到年尾完全一样……绩效成了人力资源部和老总的工作,这样的绩效管理,其结果可想而知。 此外,由于管理者技能不足,不能为员工提供辅导,不能解决资源和能力不足的问题。 绩效考核主要解决被考核人知不知道目标和愿不愿意去做的问题,但是,影响绩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是否具备相关的资源、员工是否具备做的能力等,即便员工知道该做什么、也愿意去做,但其它条件不具备,也是空谈。 管理者的重要作用在于协调资源、提升下属能力,但实际上,不少管理者只是把目标下达下去,根本没有对过程进行监控以及对下属进行辅导,于是,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某些指标(比如商品满足率)从年初到年底并未得到明显的改善。如果绩效不能促进相关工作结果的逐渐提升,而永远处于低水平重复,那考核就成为了一种简单的惩罚方式,虽然在绩效工资方面对员工进行了相应的扣减,但企业却错失了更多的机会与市场。 实际上,各级管理者是绩效管理的主要运用者,如果管理者不具备相关意识和技能,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就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开展,绩效管理的作用自然很难得以发挥。因此,面临绩效管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除了要反思企业所采取的绩效管理工具本身是否存在问题之外,更多的还是要反思管理者是否具备相关技能。 /北京慧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顾问 罗朝松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