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培训,是帮助管理、提升效率、改善业绩的有效工具
豆根是F连锁药店新员工。豆根入司接受了为期4天的新员工培训,正式上班后几个月期间,也陆续参加了一些公司的培训,包括一些厂家的产品知识培训。在公司的人事制度上说,培训是给员工一种福利,但是对于豆根来说,他并没有觉得是福利,反而是负担。 药店一线人员在门店工作时,一般都要站七八个小时,上完班还要到公司培训,对他们来说是较辛苦的。所以,也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些连锁安排了培训,但是到场的员工却并不多,有的企业为确保所有人员到场,则在现场进行签名,如果没有到,罚款50~100元不等,还要扣绩效分。 这种方式的确能保证员工到场,但是员工的心是否能到场却不能保证。多数连锁药店都把培训当成福利写进了人事制度,其实,这种观念并不完全准确,要看具体的情况而言。 一般来说,这样的培训不能算作福利: 一、公司流程制度培训 每个新员工入司时接受的关于公司企业文化、规章制度、操作流程、行为规范等,这些培训的目的是为了让员工能更快适应自己的岗位,并不是根据员工的需求量身定做的培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培训是企业的要求,不能算作福利。 二、单纯的厂家产品介绍 厂家进行产品介绍往往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进行阐述,有点“自卖自夸”的成分。这些单纯性的产品讲解,即使加入了一些所谓的销售技巧,也是极为有限的,不能算作福利。除非抛开产品,根据学员的需求提供一些公益性的专题培训,如顾客心理分析与接待技巧等。 三、公司运营例会 每家连锁药店都会定期召开运营例会,参会人员多为店经理,也有值班经理、主收银与一般员工。这些运营例会是公司指令的传达、任务的布置、数据通报、信息反馈等,不能算作福利。 四、纯功利性的订阅号 一些企业通过微信定期向“自家粉丝”推送一些新产品信息,企业并未本着帮助员工排忧解难,而只是以功利性目的,为了提升业绩,为了推广新品等,这些资讯不能作为给员工的福利。 五、低质量的培训 有些时候,不论是企业内部还是外部厂方等,如果提供的培训质量太差,就好比一种劣药,这样的培训也不能算作福利。 如果要将人事制度中的培训是给员工的福利变成事实,我们的培训应走到员工心里,不管员工是否将来会留在公司,这些培训能有效改善他们未来的生存状况,这样的培训才可算作福利。那具体有哪些可以算作是福利呢? 一、合适的外训 不论是公司提供,还是工业企业赞助,学员接受高质量的外训,符合其工作的深层需求,比如对店长提供全面的提升培训,如心态、高效时间管理、激励技巧、团队建设、运营实务管理、实用数据分析等对工作岗位更深层的认知,效率提升等。这些培训对学员来说既是解决当前问题,也是未来发展所需,更是认清自己不足,找到未来方向的一扇门,这样的培训可以算作福利。 二、物质奖励的培训 现在很多企业给学员培训时,同时提供半天或一天的旅游,而且还提供了食宿,与更多其他企业学员交流的机会等。这类有精神食粮,又有较丰厚物质收获的培训可以算作福利,但提供方务必安排好行程。 三、适宜的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对员工行为与心态的影响较深,而且一般都是在户外进行,较易被学员喜欢,但其知识容量有限,仅可偶尔为之,也可算作福利。 四、赠送专业期刊 有些OTC代表或者连锁药店企业自己定期为门店与员工订阅专业杂志与报纸,这些行为虽不是培训,但也是给员工拓展视野,提供自我管理与提升的工具,这可算是福利。 五、网络学习平台 O2O不仅应用于销售,其实在培训领域同样已经被很好地使用,企业可以通过让学员参加线上线下互动式的培训,持续地提升自己。现在网络学习也很方便,提供一个账号给员工,这种学习对于那些积极上进的学员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好的福利。当然,心态不同,学员的认知也有异,也许对于另一些学员来说,他们却觉得是累赘。 六、外派深造 这一种方式在目前药店企业中还很少有,因为外派培训的费用昂贵,老板们并不一定看得到明显收益,权衡之下,也很少去考虑这件事,除非想留住高层人才长期为公司服务。此时,这种培训可以称为福利。 培训,是帮助管理、提升效率、改善业绩的有效工具。药品零售行业对于培训的需求较大,但是,企业也应认清形势,不能将所有的培训都列入员工福利。因为,员工并不会为此买单。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