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除了公安部门加强打击外,药品主管部门又有哪些监管良策呢?
零售药店下月起实行信用分类管理制度,共分“守信、警示、失信、严重失信”四个级别。
![]() 东莞逾6000多家零售药店将实行信用分类管理制度。 记者16日获悉,从今年10月1日起,市食药监局将引入信用分类管理制度,给全市的6000多家药品经营单位戴上紧箍咒。其中,对守信企业现场检查一般每年不超过一次,而对严重失信企业除了实行高频次监管外,还会开展专项整治。 药店信用将向社会公布 龚远红既是东莞市人大代表,也是厚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医生。在她看来,尽管目前全市药店基本已通过GSP认证,但部分药店管理制度却形同虚设,并没有严格按制度执行。 “比如,部分从业人员缺乏经营药品基础知识,无证上岗;药品分类标识不齐、混标;处方药销售不规范,部分药店超剂量销售处方药;药品购销记录不完整等。另一方面,有些药店为了赚钱,还存在违法经营行为,不同程度地经营诸如食品、化妆品、日杂用品等非药品商品。更令人担心的是,有的药店甚至私自坐堂行医和给病人打针输液”。 来自警方的相关案例也证实,龚远红所言不虚。据悉,樟木头镇公安分局本月的一次打假行动中,发现镇内多家药店销售假药,当场缴获无执行标准和产品批准证书的壮阳药等药品一批,并将涉嫌销售假药的店主何某等人抓获。 除了公安部门加强打击外,药品主管部门又有哪些监管良策呢? 市食药监局有关负责人透露称,该局决定从今年10月1日起,对全市所有的药品经营单位都实施信用分类管理制度,信用等级分为守信、警示、失信、严重失信四级。“是否有因违反药品流通安全监管法律、法规和规章等而被处以刑事或者行政处罚,将被作为信用等级划分的主要标准;违法行为情节的轻重和主观过错的大小,则作为信用等级划分的辅助标准”。 信用不良将增加监督频次 按照市食药监局的规定,正常运营的药品经营单位在12个月内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被评定为守信等级。药店凡因违规经营药品受到警告、被责令限期改正的,则进入警示等级。此外,药品经营单位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评定为严重失信等级:被停业整顿,或被收回、撤销《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被列入药品安全“黑名单”的;拒绝、阻挠执法人员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和索取有关资料,或者拒不配合执法人员依法进行现场检查的;因违反药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构成犯罪的。对于等级判定,在随后12个月内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可调升一级。 “实施这个制度,主要是想起到激励和惩戒的作用。”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向社会公布信用等级,信用良好的药店可减少监督频次激励其健康发展。而另一方面,对信用不良的药店,增加监督频次也可以督促其诚信守法、规范经营。“其中,守信企业实行低频率监管,我们对该类企业的现场检查一般每年不超过一次。而对失信企业的现场检查一般每年不少于两次,严重失信企业则实行高频次监管,现场检查除许可检查、认证跟踪检查,还有专项整治等”。 记者 文聪 记者 王俊伟 摄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