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sp.kq133.com/F1

留个心眼!药店这三种行为最容易引来投诉

2015-09-16   作者:第一药店财智    来源: 第一药店财智   访问量:233    在线投稿
【导读】分析发现,三种情况最容易引发投诉。小编转载如下,药店留个心眼!

看病吃药,是老百姓关心的大事,但部分连锁药店因为服务不到位、药品价格昂贵而引起消费者投诉的现象仍然存在。陕西《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选取了近三年有关药店投诉的数据,分析发现,三种情况最容易引发投诉。小编转载如下,药店留个心眼!

数据来源: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

统计时间:2013年、2014年、2015年1月1日—9月13日

数据分析:吕昕 华商数据分析师

投诉数量稳中有升

5.jpg 

数据分析:近三年来,有关药店的投诉基本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2014年比2013年增长了7.44%,2015年前八个月数据即与2013年基本持平,依据往年数据增长趋势,今年数据有望达到新高。究其原因,买药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关注度高,投诉相应较多。

投诉前三虚假宣传药价推荐高价药

6.jpg

 

数据分析:370条有效数据中,“虚假宣传”、“药价高”、“推荐高价药”是投诉的前三名,三者共占全部数据的七成以上。其中“虚假宣传”主要涉及免费药不免费、会员日无折扣、药盒的内外包装日期及批号不同、厂家电话有误等方面。

时间投诉每年一月份最多

7.jpg 

 

数据分析:370条有效数据中,冬、春、夏季投诉相对较多,其中一月投诉最多,其次是三月和六月,三者占有效数据的近四成。九月和十月最少,两者仅占有效数据的8.65%。

(注:本组数据是对陕西省范围内有关药店投诉的数据分析,仅供参考。《华商报》对数据不负经济及法律责任。)

同一种药品不同药店价不同

在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接到的各类关于药价的投诉和咨询中,不少市民都反映,自己在不同药店购买同一品牌、同种规格的药品,药价相差很大,对于这一现象,不少市民表示“不能理解”。

9月9日至9月10日,华商报记者分别走访了西安市老百姓大药房北大街店、北关正街33号陕西广济医药超市、长安南路197号藻露堂吴家坟大药房、长乐东路86号泰生医药永盛店、西安怡康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大庆路二店这5家药店,在各家药店购买了同厂家同品牌同规格的5种药品,发现部分药品价位差价确实不小。

业内解读 同药不同价很正常 主因是进货渠道不同

在采访中华商报记者发现,药店竞争非常激烈,往往一条街道上开几家,隔几十米甚至门对门,各家都在促销,送鸡蛋、送礼品、会员打折。

从事药品零售行业10多年的王先生告诉华商报记者,“同药不同价”的现象很正常,“每家药店的经营策略和定位不一样,进货渠道也不一样。同样的药,有的药店通过低价走量赚钱,部分小药店则只是辅助经营,以较高价格来保证利润。”

西安市团结南路一家药店的工作人员称,各药店内除了有的药品是由厂家统一规定零售价外,其他药品价格大多会有所不同,“如果是直接从厂家进货,药品就相对便宜一点。如果不是直接从厂家进,中间就存在中转差价。再加上进货数量不同、店面房租有高有低,以及每家药品所做的优惠活动不同等影响,同一种药不同药店买价格肯定不一样。”

物价部门发现异常涨价或对药价有疑问可拨12358

业内人士认为“同药不同价”的现象很正常,究竟药价高低问题由谁监管?

华商报记者了解到,日前发布的《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中决定,从2015年6月1日起,除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仍暂时由国家发改委实行最高出厂价和最高零售价管理外,对其他药品政府定价均予以取消,不再实行最高零售限价管理,按照分类管理原则,通过不同的方式由市场形成价格。

《通知》明确要求价格主管部门,对价格欺诈、价格串通和垄断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

“也就是说,我国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并不是放弃政府对药价的监管。”陕西省物价局相关工作人员称,新规定实行后,物价部门对药价的监管方式从事前定价管理转变为事后对价格行为的监管,市民如果发现某种药品异常涨价或有对某种药品价格存在疑问,就可拨打12358投诉或咨询。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