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这些新上的便利性商品,成为S药店业绩增长的亮点。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人们越来越习惯于享受“一站式消费”的方式。药店的多元化经营已和传统的单一经营有了很大改进,尤其是对便利性品类的合理选择,会让药店的销售锦上添花。案例中的S药店面对激烈的同质化竞争,另辟蹊径,找准便利性商品的定位和卖点,最终从同行的围剿中“突出重围”,也是得益于便利性商品的不俗表现。 【典型案例】 S药店是一家社区药店,小区常住人口约5000人,药店一直有稳定的客源和利润空间。后来周边陆续又开了两家药店,就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S药店的销售额被同行分食了不少,经营每况日下。 经过一番调研,S药店发现,新开的两家店和自己经营的品种基本一样,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顾客买药习惯货比三家之后“择低购买”。同质化竞争使得三家药店都“很受伤”。经过集思广益,S药店决定增加门店的便利性品类经营,结合所处社区商圈的优势,了解到社区许多中老年消费者夏季都有使用蚊香的习惯,于是增加了门店的驱蚊品类,如电蚊香、驱蚊贴、蚊香等;同时还腾出独立的区域,增加了一批日用百货的销售,如食用油、大米、调味品和食品、饮料等。为了方便社区居民的生活,S药店还申请了燃气充值和电话费代缴等服务。这些新上的便利性商品,成为S药店业绩增长的亮点。 “我”是谁——便利性品类 便利性品类是指满足消费者随时购买、具有增进消费者从事某项活动的便利性的品类。该品类强化药店在目标顾客中“一站式消费”的印象,在创造利润和提高边际贡献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门店通过给目标顾客群提供良好的价值,从而提升零售商门店的形象。具体来说,便利性品类具有以下三大特征: 找到“我”——外延探索大空间 便利性商品具有很强的外延和发展空间。在任何一家药店中,核心品类往往大同小异,比如说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属于门店的核心品类,能满足顾客的健康需求,是顾客认为药店必然会有的产品。而便利性品类的外延要大得多,既可以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活必需品,还可以是一些服务性商品,如邮件代收、话费代缴、燃气代收等增值服务。 便利性品类众多,门店在进行选择时可以参照“对比分析法”。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便利性品类分析的第一环节就是“优劣势分析”,通过分析各个商品的品种数占比、销售额占比、毛利贡献占比,从中找出哪些是药店的强势品种、哪些是药店的弱势品类,然后再对比市场中的强势品种与弱势品种(可以在走货架和门店调研、与供应商交流、同行间交流中捕捉到相应的信息),就可以找出哪些是适合自己门店经营的“便利性品类”。 此外,便利性品类是为满足消费者日常生活需求,提供方便而快捷的商品和服务,所以,门店还要做到对便利性商品服务管理的标准化。服务和质量是管理的两大重点。在管理过程中,服务质量并不简单地指店员的服务质量,而是指整个服务流程的质量。服务流程会直接影响服务质量,因此提供便利性商品时,无论是特殊商品还是服务性商品,都必须有系统化的支撑,向消费者提供便利性品类的售前、售中和售后三大服务。 选择“我”——创造大于20%的利润 为额外的“便利性”购买提供机会。消费者进药店消费,虽然大多具有很强的“目标性”,即他们是为了购买某种商品而来,但在消费过程中,丰满的便利性商品陈列会促使消费者做出“临时购买”的决定,如顾客进店购买儿童退热药,同时在药店看到了有儿童纸尿裤的销售,想到家里宝宝的纸尿裤剩得不多了,因而产生顺便购买的消费冲动。 可以帮助门店建立“一站式”购物形象。便利性品类虽然在门店的占比一般不高,大多占经营总品种的20%左右,但不要小觑了这20%的品种。若能够使消费者就近购买到一些生活的“必需品”,会让他们心中对药店产生“商品全”且方便快捷的思维定位,能够刺激消费者进行二次或多次消费。 为利润的增长提供机会。便利性品类的销售尽管一般不会太高,占到门店总销售额的20%左右,但是它却满足了顾客“一站式”购物的需求,为门店的利润做出了必不可少的贡献,为利润的增长提供了机会。 /洛阳明康药业有限公司 王献波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