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谋求多元化突破尽管医保店覆盖率高,但随着新医改政策的推进,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药品零售企业失去了原有的价格优势
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自古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正是这片富饶的江南水乡,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敢闯敢当、不断创新、抱团互助的浙商文化,“有钱大家赚,抱团打天下,从不吃独食”已成为浙江商人开拓市场的一大特色。而这种浙商文化也深深渗入了浙江药品零售行业。 浙江人口密度高,经济活跃,居民收入水平一直位于我国各省前列,按理说,这样一个区域应该早已成为各大上市连锁争先抢夺的目标,但记者却在走访浙江市场后发现,该省药品零售市场略显平静,就目前而言,各大外来势力并没有太大的动作。 在走访浙江市场时,记者**的一个感受就是平稳,与山东市场“群雄割据,自成一派”的剑拔弩张态势相反,浙江虽然也有九洲、天天好、浙江震元、宁波彩虹、瑞人堂等入榜综合实力百强的连锁药店,但市场的整体发展却一直趋于成熟与稳定,连锁药店之间相互共融,共同发展。同时,自2003年实施“宽进严管”措施,取消药店开办距离限制与放开医保定点药店的审批以来,外来连锁如老百姓、海王星辰等先后进驻,加速市场竞争,提升市场活力,也刺激了本土连锁的发展与深耕。经过多年的竞争发展,以老百姓、海王星辰为首的“外来势力”已步入稳定期,本土连锁也都按照自身计划稳步前进,各大连锁实力相当,并未形成一家独大的垄断企业。 杭州:共生共荣,竞争充分但波澜不惊 杭州下辖9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分别是拱墅、上城、下城、江干、西湖、滨江、萧山、余杭、富阳9个区,以及桐庐、淳安、建德、临安4个县市。作为浙江的省会城市,杭州占据着最有力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资源,在药品领域,杭州不仅是全国医药生产大市,也是医药零售大市。随着近年新医改的全面推进与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各大连锁药店之间充分竞争,早已形成一种共生共荣的市场格局。 医保店覆盖率高据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药品流通处处长余元彬介绍,目前杭州共有药店3350家,其中,连锁药店企业60家共1945家连锁门店,连锁率达6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杭州市没有开店距离限制,主城区的门店覆盖密集度高,药品零售市场已趋向饱和,其中总门店数近三年几无变化,一直保持在3300~3600家之间,开关店面总数呈持平趋势。“在一些重点社区或商业中心,可以说是走几步就有一家药店。”余元彬介绍道。在他看来,杭州药品零售市场总体上呈现规模大、竞争力强、覆盖面广的特点。 尽管开关店面总数持平,但医保门店的数量却呈增加趋势。根据杭州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于2014年底公布的《杭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办法》规定,药店只要取得三证(即《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和《营业执照》)一年及以上,且近一年内,于市场监管、物价等行政部门无行政处罚记录、无重大药品质量事故,即可申请成为医保定点药店。由于申请难度不大,目前杭州主城区过半数的零售药店均已成功进入医保体系。 可以说,这一政策对零售药店而言是极大的利好,因为杭州早已进入“全民医保时代”,无论在医院门诊或是零售药店,市民早已养成医保刷卡消费的习惯。有行业人士就表示,杭州零售药店对医保销售有较高的依赖度,市民也普遍习惯到医保门店购药,如门店缺乏医保资格,会面临极大的生存压力。因此,申请门店医保资格,并以此为基本标准吸引客流实现销售,是杭州零售药店的重要生存手段。据杭州药品零售企业高管反映,杭州零售药店的医保刷卡销售占比普遍占到企业总销售额的40%以上。 谋求多元化突破尽管医保店覆盖率高,但随着新医改政策的推进,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药品零售企业失去了原有的价格优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城乡社区,政府推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则在更大程度上冲击了药店客流;全民医保政策让老百姓满意了,却挤压了零售药店的市场;处方药市场一直未放开,而药店的房租、人力、物流、管理等经营成本却在逐年上涨;医保控费,对零售药店开始实施总额预算制,若当年额度已使用完,则门店不能再刷医保卡消费。由此可见,竞争加剧、利润下滑、增速放缓,种种因素均制约了药品零售企业的发展,因此,寻求创新转型,践行多元化发展成了连锁药店寻求突破的必然选择。 有连锁企业高管对此表示无奈,“据统计,从今年开始,受政策方面影响,到店的客流量下降了5%~6%,多元化经营已成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九洲(中国)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齐丽坦言,多元化经营是被“逼”出来的。而天天好大药房也着力经营面积超2000平方米的“大卖场店”。 在此背景下,商超类“大卖场店”、“专业药店”、“诊所+药房”、“中医坐堂诊所”、“超市便民店”,以及各类“健康生活馆”、“慢病服务馆”等新型服务模式在杭州市场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各大连锁药店均表示要拓展婴幼儿奶粉销售、药妆、保健品、个人护理品、家庭健康用品、医疗器械等多品类、多选择的多元化经营模式,以满足顾客的更多需求,吸引顾客入店消费,从而达到提升销售额的目的。 此外,阿里巴巴总部设于杭州的缘故,促使杭州电子商务的发展一直处于全国超前行列,药品零售行业的电商发展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先天优势。据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介绍,今年杭州市几乎所有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都已经布局B2C。其中发展较好的如九洲大药房,今年上半年的电商销售额就已达8900万元,超过去年全年总销售额。电商销售队伍也从去年的59人,发展为现在的两个公司近200人的庞大队伍。 可见,未来杭州的药品零售市场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药店经营将继续朝着多元化之路迈进。 市场整合或加速随着2014年7月以来,一心堂、益丰、老百姓三大龙头企业的成功上市,全国药品零售市场的整合速度开始加快。虽然目前三大上市企业的整合触角还未延伸至杭州,但杭州的市场整合风潮已经在酝酿之中。 据《杭州市药品流通行业2012—2015发展规划》显示,杭州药品零售市场争取至2015年底,连锁药店占全部药店的比重达到60%以上,同时形成2~3家年零售额达5亿元的大型零售连锁企业。从目前看来,前一目标已经实现,后一个目标仍需努力。 余元彬认为,提高杭州药品零售市场的集中度,对于企业与监管机构而言,都是好事。“目前杭州市有3350家零售药店,却只有60个市场监管人员,监管难度非常大。即使每人每天检查一家药店,也要花近两年的时间才能检查完市场上所有的药店。因此,通过政策引导,鼓励连锁企业的发展壮大,是我们的思路。同时加强新版GSP的认证力度,增大企业违法违规成本。如上半年已完成对32家企业的飞行检查,对违法违规企业坚决查处,同时通过公开曝光,加强行业自律。” 借助新版GSP的威慑,杭州市已淘汰一批不合规的单体药店。有实力的连锁药店由此借机并购,市场整合速度加快。齐丽向记者介绍了九洲大药房的线下扩张收购计划,上半年九洲大药房已经收购11家门店,预计下半年也将选择适当时机并购开拓新门店。英特怡年药房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欧阳广勇也表示当前是最佳并购战略时机,“自己开店成本太高,并购将是迅速拓展市场扩大规模的一条捷径。”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新版GSP认证进入倒计时,到今年年底,将有一大批不符合要求的单体药店被淘汰,并购整合选址较好的被淘汰药店,将是大部分连锁扩大市场份额的首要选择途径。 温州:******不“王”,*********成电商新贵 温州,地处浙江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下有4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5个县。温州商人遍布天下,号称是世界上最能创业赚钱、最懂积累人脉、最敢冒险的群体。而“温州模式”最早形容温州遍地的家庭工业、小手工作坊,从而形成其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药品零售行业也不可避免地带有类似特征。温州900多万人口却有近3000家零售药店,其中又以单体店与夫妻店为多,连锁率较低,******地方特色。 不过,在连锁率较低的温州市场,也有以温州一正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百强连锁企业,以张和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近两年快速扩张的后起之秀。 目前,一正药房在大温州区域拥有约120家直营店,且规划在2015年新增45~50家门店。从在温州地区的覆盖率、直营店数量来说,一正药房算是温州的“一哥”。一正药房副总经理朱朝辉透露,一正也曾尝试并购单体药店,但并不成功,受品类差异、人力物力成本等因素制约,收购成本几近开店成本,所以一正坚持直接开新店的模式。 令人瞩目的后起之秀张和堂,大有要追赶一正药房之势。张和堂目前有54家门店,预计今年内不会超过60家。但去年张和堂以不到50家门店的数量完成1.05亿元的销售规模,单店产出超过2000万元。张和堂总经理张贤林向记者介绍,目前张和堂扩张速度减缓,是因为现有仓储设备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待明年迁入新址,预计扩张速度将增快,市场规模也将快速扩张。 从监管政策来看,温州的医保政策比杭州严格。不仅化妆品、生活用品等非药品品类不能在医保定点药店陈列,就连养生堂VE胶囊这类保健品也不能刷医保卡购买。如若药店违规操作,则予以严格处罚。近日,就有几家药店因为将非医保药品列入医保基金支付等违规行为,被取消了医保定点药店资格。而药店一旦失去医保业务,其面临的损失可想而知。 从*********的发展来看,温州叶同仁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的发展之路值得学习借鉴。有着345年历史的中药*********叶同仁,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勇敢地踏进了医药电商领域。自2013年先后在天猫与京东两大B2C网站上开设叶同仁旗舰店以来,销售额飞速增长,2014年电商销售总额是6100万元,而今年上半年就已达到4482万元,同比增长53.16%,预计今年将完成1.2亿元的销售目标。在其电商销售品类中,OTC占比只有30%,参茸贵细才是它的销售主打。据叶同仁总经理单海械介绍,这是因为温州老百姓生活富裕、关注生活品质,因此参茸贵细等滋补养生类产品销售火爆。而叶同仁作为温州地区的百年*********,品牌维护做得好,老百姓信任叶同仁品牌,因此销售有保障。 从外来连锁发展来看,温州也曾经是外来大型连锁企业的目标市场之一,如老百姓、海王星辰、大参林等都觊觎过这片市场。但事实上,这三家外来连锁均遭遇了“水土不服”的尴尬境遇,温州市民更追捧深耕本土的*********,不太买外来连锁的“帐”。 台州:一家独大,中医养生的特色经营 台州,地处浙江中部沿海,东濒东海,北靠绍兴、宁波,南邻温岭,西接金华与丽水。下有椒江、黄岩、路桥3个市辖区,临海、温岭2个县级市,以及玉环、天台、仙居、三门4个县,经济实力排名浙江第五。但正是这样一个弹丸之地,却也发展出了在台州排位第一、入选中国连锁药店综合实力百强榜单、拥有130家门店数的浙江瑞人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 目前,台州市有25家药品批发企业通过新版GSP认证,占总数28家的89.3%;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通过认证11家,占总数22家的50%;零售药店通过认证551家,占总数997家的55.3%。 据瑞人堂董事长张冬明介绍,台州市农保覆盖率很高,达90%左右,而医保定点药店的占比很低。在张冬明看来,台州市场相对杭州、温州等地而言,**的不同点就是医保政策。台州地区环海,地稀人少,居民以农保为主,医保在连锁门店中的占比不足10%。为此,台州连锁企业须掘力差异化经营,连锁多将经营转向大健康领域,中医养生馆成为台州地区零售连锁的一大特色。 张冬明介绍说,瑞人堂将于8月底开业一家达1600平方米的健康养生类中医馆。而位于玉环的洪福堂养生馆,是玉环******也是******一家集医疗、康复、养生于一体的非营利性医保定点医疗单位,走“养医结合”的特色化经营之路。 本报记者 易晖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