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们把这些普遍存在的棘手问题总结梳理一下,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每天重复的药店工作看似容易,实际上其实是件需要药店人用心思考、权衡轻重的“技术活”。药店人在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类似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为其带来困扰。今天,我们把这些普遍存在的棘手问题总结梳理一下,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问题1:要“标准”答案or思考过程? 答案:思考有助专业知识的强化。 每天面对忙碌的工作,药店人逐渐形成了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在培训课课堂上,常会听到店员的心急话语,“行了,别互动和提问了,直接说答案吧”,引发笑声四起。答案固然重要,但思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药店人在工作中习惯深入思考问题,可以帮助其透彻理解专业知识和灵活运用营销技巧。 举个例子,S药店里来了一位顾客,说咳嗽快一周了,自行服用了某品牌的止咳糖浆却不奏效,便请店员为其介绍另一品牌的止咳药。A店员并没有马上照做,先仔细询问了顾客,了解到顾客还有烧心、反酸的症状。于是向该顾客介绍了一种胃肠道用药,告诉顾客他可能是胃食管反流导致胃液刺激食管,引发持续性咳嗽,并提醒顾客一些饮食注意事项。顾客买完药,满意地离开了。 遇到以上情况,如果A店员直接按照顾客的要求,为其介绍镇咳药,当然不能有效的缓解和治疗。因此,“标准”答案未必一定标准,店员在荐药时,应该思考具体的发病机理,对症荐药,为顾客专业合理的用药方案。 问题2:要专业知识or销售技能? 答案:两者应该兼顾到位。 专业知识和销售技能对药店人而言,就是“技术”和“技巧”,而药店工作中,技巧应该建立在专业技术基础上,而专业技术应该通过灵活的技巧得以体现。因此,对于专业知识和销售技能,药店人应该兼顾到位。 当下很多药店人将工作重点偏向于销售技能,有“偏科”的店员一味学习销售技巧,参加销售技能相关的培训课程,却忽视了巩固专业知识,顾此失彼;有“懒惰”的店员专业基础并不过关,以为凭着较好的沟通交流可以取悦顾客,投机取巧。事实上,没有了专业知识作为药学服务的依托,一些都是空话。 因此,药店人应该在兼顾好与顾客沟通的同时,“苦练内功”,稳打稳扎地加强专业知识,才能将其更好地融入到日常门店销售工作当中,根据顾客的真正需求,为其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为门店迎来忠诚的顾客。 问题3:时间投放于销售or培训? 答案:重视培训更有利于销售。 零售药店行业越来越重视人才提升,不少企业专门为员工设置了培训部,让员工可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然而,很多员工虽然都表示培训是重要的,却不愿意腾出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参与,觉得会影响销售业绩或业余生活。 于是,药店人的矛盾心理,让其掉进了一个怪圈:一边说“培训重要”,另一边却以各种理由推搪;由于没有培训,相关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反映,门店工作不到位,业绩有所下降,又开始埋怨没有学习和培训、公司不够关心员工成长;然后,企业再安排培训,员工又找借口推搪。 事实上,如果将销售比喻成“砍柴”,那么培训学习便是“磨刀”。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药店人应该将目光放得更远一点,培训和学习为其带来的,即使不是眼前的利益,但是,对于其提升专业进而促进销售******是有所裨益的,甚至对个人的发展有深切的影响。因此,药店人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应该抽出时间参与培训学习,因为这小小的“牺牲”,可能会为你带来“惊喜”。 问题4:优先考虑的是诚信or利益? 答案:诚实赢得顾客心,是长远利益。 B店员刚来到L药店,对工作还不熟悉,遇到患有慢性咽炎的顾客前来药店,点名要购买某品牌的药品:“小伙子,这药在电视广告里卖得很火,请问服一盒能治好慢性咽炎吗?”“恐怕挺难。”“那我不买了,这么贵的药效果都不好。”顾客走了。B店员心里很纳闷,自己的诚实,反而“砸”了生意。 很多店员因为曾遇到过上述案例,得到“教训”,便开始“迎合”顾客,通过虚夸药品功效,留住顾客或一味推销高毛利产品。其实,只为眼前的利益,罔顾顾客的真正需求,并不能真正赢得顾客信赖,利益也不会长久。 在药店,利益和诚信并不矛盾,药店人能真心为顾客推荐合适的药品,并运用专业知识,为顾客提供健康服务,让顾客对门店更为信赖,这才是长远的利益。 作者:付龙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