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很多院长和医生认为互联网医疗成不了气侯,互联网医疗企业作为供方未必有多大的能耐,但是要注意消费者
互联网大势所趋 在中国分级诊疗发展的过程中,大医院在医疗服务中的地位必然会有所下降,医疗服务模式会发生变化,社会资本办医在加快,互联网医疗也开始变得热闹。有观点认为,热闹归热闹,但并不真正可行,春雨、丁香园、挂号网,风险投资动辄上亿,但未来都不被看好。但是,互联网医疗模式中肯定会出一个成形的模式,因为13亿中国人中,特别是80后、90后他们受的压抑较少,具有惊人的创造力。 马云有一句话“30年后医生找不到工作”,很多人都反驳他,我倒支持他这句话,我认为这句话不是说30年后没有医生,而是说今天的医疗服务平台,今天这种服务模式的医生30年后肯定找不到工作。 说人类永远需要医生,这句话是废话,所以马云是错的,这句话根本是废话。人类永远要吃饭,这句话对的,但是我们吃饭模式发生了多少变化?我们都在购物,80年代是华联;90年代一直到2005年是国美苏宁;而现在已经没有人记得十年前的黄光裕了。 很多院长和医生认为互联网医疗成不了气侯,互联网医疗企业作为供方未必有多大的能耐,但是要注意消费者。这种口含手机出生的这一代就是90后,当他们成为消费主体的时候,不能在互联网上实现的东西他们是不接受的。当然,有人认为90后到五六十岁开始生病还早着呢。但是,当90后的父母开始生病,爷爷奶奶开始生病,长辈要靠90后伺候,可他没有时间,于是就会去找互联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恒鹏 处方如何从医院外流 公立医院希望政府要加大投入,十年前政府有钱加大投入是没有问题的,而现在保险养老金等缺口很大,有很多地方需要钱,医疗本身就有盈利能力,所以财政不可能在医疗上有大的投入,也不应该在医疗上有大的投入,因为过去五年财政在医疗上投了四万亿,得出的结论是财政投的越多,医生越懒。 说到医保,大部分新农合已经赤字,相当部分城镇职工医保也接近赤字,上海、北京、天津都已赤字,医保赤字按社会保险法,财政要兜底,可是财政没有钱,财政没有钱就必须要控费。所以,医院会发生转型,当医院发生转型的时候对我们医药企业有什么影响?坦率地讲,过去的30年医药企业在帮医院发财,帮医生发财的同时医药企业也发了财,新医改以来一直有一个错误的说法,说药品价格为什么高?说流通环节过多,层层加价,这纯粹是胡说八道。还有一种说法是药品价格虚高,中间的毛利大部分被流通环节拿走了,这也是胡说八道。大家都知道大部分是被医院和医生拿走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的确是我们医药企业配合他们拿走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帮了很多忙,医院的利润我们贡献了很多,在药上,各种方式上贡献,15%的加价只是毛毛雨,我们让他们占用我们的资金每年节省10%的利息,我们给他们返利,我们帮他们买单,我们给医生送回扣。为此我们形成了一个对于今天中国来说最黑暗的一个时期,医疗行业的,我们几乎没有一个医生是干净的,除了刚进场。 阿里健康马云希望通过处方外流进入这个市场,对大家来说似乎是一个利好,因为它要依托药店,但是好像阿里健康没有成功,它没有成功不在于模式没有对,而是在于马云没有掌握医疗行业特征,大家是行业人士,大家知道处方外流的关键是什么?今天处方不能外流原因很简单,院长不让外流,医生也不让外流。 如果院长不愿意让处方外流,但是医生愿意,院长自然挡不住。医生要让处方外流只有一个条件就是钱,今天的医生不让处方外流,是因为通过本院拿药一个可以拿20块钱的回扣,如果处方外流可以使他得到更多的钱,毫无疑问,院长是抵挡不住处方外流的。 这是马云没有做到的,但这个事开始渐入佳境,马云和商保合作,一旦医生外流一个处方会得到三四十块钱,这会是什么局面?一旦哪一个地区的医保局长意识到这一点,外流处方医保付费。对于医保来说外流处方是省钱的,大家都清楚这一点,医生一个处方在医院要500块钱的药费,这个处方外流,医保给医生100块钱,药费可能只有300,甚至医保要支付的好,和医生讲不要过度用药,能开便宜的就不开贵的,他给医生200块钱,医生可以把均次药费500降低到80。所以现在哪一个机构可以发现收买医生让处方外流,哪一个就可以走到前面。 这30年我们是通过处方让医生多开药,换一个思路收买医生让处方外流一定做不到吗?这么多年来,这么多政策我们都突破了,政府拿钱拿的越来越多,有什么突破不了的? 过去给回扣是违法的,但是把回扣变成药品服务费或者医师服务费,就是合法的了,形式而已,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政府可以配合,这个事就是可以的。 迫切急需的政策 政府只要配合以下几个政策: 第一,处方药网上零售相关政策需赶快出台。所谓的网上售药不安全仅是借口,实体店所购买的处方药出门就可以不认账,很多大型连锁买药都不留痕迹。网上购物,再差都会留下痕迹,所以网上卖处方药安全性绝不会比实体店差,所谓的安全性不可保障,不允许网上卖,纯属借口。网上买东西要登记身份证、电话、信用卡,实体店现金交易,连一个纸条都不会开,而网上是有纪录可查的。网上卖药没有风险,正如嘀嘀打车一样,不要说它们不安全,大家用过嘀嘀打车就知道,司机的信息全部都在公司的平台上,信息化是有踪迹可查的。 第二,网上销售处方药一旦放开,还需要再配合电子处方合法化的政策,电子处方合法化背后是医生网上诊断合法化。前一段时间上海喊出一句话“三甲医院剥离门诊”,这个完全不可靠。如果哪一个领导说“禁止三甲医院门诊卖药,门诊处方必须外流”,这个话也不大靠谱,但是这句话带来的政策示范效应很大,它意味着医生处方外流合法化,院长就不能罚他了,只能偷偷地罚。 一旦这些政策成为配套,喊了多年的医药分业,就很可能会加速,药店的春天真的会来的,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利润空间、创业空间。尽管现在政策没有放开,但是好多改革并不是政策放开之后才开始的,现在很多网上药店已经偷偷地卖处方药,无非耍一个花招,比如某某网站说虽然网上不能卖处方药,但我把单子转到实体店,实体店送到你的家里,除了增加一个撒谎的环节以外,和网上卖处方药差不多,与其这样还不如合法化,所以政策要赶紧放开,放开后更好管理,干嘛要偷偷摸摸的呢? 所以,这样的政策一出台,医生配合,院长再反对也没有用。医药分业随着互联网的到来,如果政策对路,五六年即可实现。因为网上卖药的方式、便捷性、安全性和低成本,是现在医院卖药无法比拟的。换句话说,医药分业无非是这200多万医药代表队伍,由过去想办法让医生多开药多卖药转变为如何让这些医生的处方外流,这个事一旦做成,配合互联网,再配合政策,医药分业就基本成功了。 (本文未经作者本人审阅) 文/朱恒鹏 整理/张笑雨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