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于药品企业既是期盼又是畏惧,期盼的是,招标了能让企业获得一个进入临床销售的入门机会,畏惧的是投标不一定中,即使中了也不一定能有好价格。
近年来,随着国家医改的逐渐深化,不管是药品生产企业还是药品经营企业,就连做了一辈子进口药品的老药代,都有一种这样的感觉,药品在中国市场现在越来越难做了。 一个药品想进入到临床销售就必须在药品集中采购(以下简称药品招标)活动中中标。药品招标至今已经走过了15年的历程。然而至今,药品招标这个事情已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成了各地政府的一个烫手山芋,******能出政绩的也只有价格了。因此,国家和各地主管部门都不轻易去碰触这个事情。对于药品企业既是期盼又是畏惧,期盼的是,招标了能让企业获得一个进入临床销售的入门机会,畏惧的是投标不一定中,即使中了也不一定能有好价格。 今天笔者利用周末给大家白话下这15年来药品招标中的变数,也许从这里我们能看到药品招标到底受到哪些制约。 变数一招标周期越来越长 2001年,国家出台308号文,我国开始药品集中采购历程。那时的药品招标活动由基本是由中介公司来操作,也许受中介费用的动力,中介公司对待招标热情高涨,拿哈尔滨的招标项目来看,2000年年底开展了第一轮招标,2005年11月份就进行到了第五轮,可见基本上是一年招一次。然后第六轮就到了2008年,之后09年和省标一起进行第七轮、基本药物招标,直到现在还没有开始新一轮标。 2015年国家出台7号文和70号文,从近期的招标活动来看,各地招标陆续开始,2015年注定是一个招标大年。药品生产企业一旦错过了本次招标,那么下一次什么时候招那就就不知道了,不只是企业无法预估下一次招标在何时,我想就连招标主管部门也很难确定了,因此,对待2015年的招标,药品企业一定要谨慎。 变数二招标范围不断探索 中国药品招标的范围也不断在调整,2000年开始,招标是以地市为单位进行招标探索,然后是以省为单位进行集中招标,然后10年医改试点城市推出后,我们又开始了以试点城市为单位进行药品招标试点活动了,对于药品招标人来说,以前我们累,09年、11年以省为单位集中采购及基本药物集中采购,我们也很累,但是如果像蚌埠、新余、宁波、朝阳这样的100个试点城市都开始,各地都搞二次议价的话,我想我们是不是会被累死呢,呵呵了! 变数三实施范围不断扩大 2000年哈尔滨第一轮药品招标,采购单位为全市16家公立医疗机构;2001年8月份哈尔滨第二轮药品招标,采购单位为全市七区十一县62家公立医疗机构联手进行;2004年6月,哈尔滨第四轮药品招标,采购单位扩到至哈尔滨市卫生局市直属医疗机构、八区十一县属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及部分厂企医疗机构;2008年5月哈尔滨市第六轮药品招标,才单位不断扩大至哈尔滨市(含区县)直属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保健院、防治院、研究所及部分厂企医疗机构。 然后时至今日,药品集中采购活动的实施范围已经扩大至招标采购地区所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并鼓励其他医疗机构参与。 变数四从统一招标到分类采购 最初的药品招标品种并不像现在这么严格限制和分类,哈尔滨第四轮药品招标目录是这样的“本次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品种为临床使用的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解招标品种 热镇痛药、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用药、营养治疗药、激素及内分泌药、调节免疫功能用药、抗肿瘤药、 神经系统用药、 血液循环用药、 循环系统用药、 调节水盐电解质平衡用药、专科用药、诊断用药、抗变态反应药的全部规格和剂型的药品”,几乎所有可在临床使用的药品都纳入到了招标采购目录中一起招标。 再来看看今天的药品招标目录,开始实施分类采购,从招标项目,我们不难看出。基本药物招标、非基本药物医保产品招标、低价药招标、短缺药品、大输液、议价药品。如四川省在集中采购中划分为四大类,即医疗机构自行采购药品、常用低价药品、定点生产药品、常规上网药品;又如浙江供应紧张的药品和非主流品种。 七号文件也明确,如部分专利药品、******生产药品、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急(抢)救药品、临床用量小的药品、常用低价药品;还有临床必需、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的药品;民族药;*********品、精神药品、免费治疗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用药、国家免疫规划用疫苗、计划生育药品及中药饮片等均可实行分类采购。 变数五中标数量的限制 参加过的多年药品招标的企业都可能记得,08年以前,凡是参加投标的产品,基本上都能中标。56号文出台后,实现“双信封”评审制度,对中标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一品两规三剂型。 甚至有如福建,在第八批招标过程中,还采用了剂型合并竞价分组,按照同一给药途径进行竞价分组,最低价中标,这样让中标数量大大缩减。 由于以上笔者没有相关数据,无法做具体数据分析,如果哪位读者有数据,可否提供给我? 变数六招标规则越来越严格、质量和价格并轨限制 在最初的招标,由于对招标没有太多的经验,招标只局限在探索初期阶段,招标基本上实行定量和定性的评审方法。只是通过对药品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生产管理经验、质量保证能力和品牌知名度等基本要素进行评判,然后通过专家议价过程确定是否中标,并没有一个详尽的评审规则。 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各地招标都形成自己的招标模式,并且在质量和价格上实现双向并轨,56号文“双信封”制度最能直接说明这个问题,先评技术标,对产药品的质量进行优选,再评商务标,对药品的价格进行控制。 在技术标评审过程,设置的评审赋分项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具有竞争性,企业规模、行业排名、是否新版GMP、是否有不良反应记录、知名品牌、企业是否有捐赠、是否为“守合同守信用证书”,是否有违法违纪行为、配送率、是否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等等,对待药品本身是否为上一轮中标产品、产品达到什么标准、是专利产品还是国家一类新药、如浙江还在评审加分项还附有药物经济学评审报告、浙江八味、浙商返乡企业等等。 在商务标评审过程,出厂价是否报送、各地中标价如何、与其他企业的报价相比多少等等。 药品招标在质量和价格上越来越严格。 变数七价格随遇而安、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药品生产企业参加投标是为了获得一个入门槛,但是最关心的是价格。招标初期的药品中标,可以说绝大多数的药品价格只有不超过药品扣除加价率的价格就基本上中标,也就是说中标价格在最高零售价除以1.15就基本上中标,可是今天,有多数人还敢说,他的产品中标价是批价,咱不说没有,但是那估计也是凤毛麟角了吧。 如今的药品价格不断的被压缩,以往中标了在医院就可以按照中标价按照一定的加价率在医院销售,那时的暗扣比较多。可是今天,笔者告诉你,你别以为中了好价格就行,那不是最终的价格,那只能说你中的是可在临床销售的中标限额,人家还要给你二次议价呢,刚刚过去的蚌埠、新余、宁波,我想不用再多说什么了吧,自己看吧。 暂时白话到这吧,药品招标15年的变化岂能用这么几句就给概况,药品招标受到的制约将会不断变化,还有很多制约因素和变数,也许没有分析到,此文权当笔者一个随想吧,对于未来的招标是什么样的,谁也不好预估,但是至少,我知道,今年的招标你要是没赶上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几年,就可以消停了。 作者:阿强随想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