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4

逐鹿医药物流新蓝海

2015-06-19      来源: 医药观察家报   访问量:217    在线投稿
  ◆左良栋/文
医药物流“蛋糕”前景诱人
今年母亲节当天,阿里旗下菜鸟网络正式推出了名为“极速达”的快递服务,这一服务将在3小时内将货物送达用户。这个“极速达”的业务其实瞄准了天猫医药馆。据悉,该布局已经打通了1500家线下药房,形成网上购物、就近发货、抢单揽派的全新物流派送模式,包括上海复美大药房共计500多家门店,以及万象物流等医药零售企业和物流企业均已对这一服务提供支持。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天津5个城市的消费者已经可以在天猫上享受这一服务,年内成都、武汉、深圳、南京等14个城市也将陆续开通,部分城市和区域极速达服务会向1小时内提速。
这一服务将加快阿里在医药物流领域的布局,进一步帮助其推进医药电商和移动医疗等业务的发展。菜鸟网络极速达物流服务负责人徐晖强调,该服务主要是基于一些急用产品的考虑,比如说发烧感冒,不方便出门买药,在天猫上面下个单,就会有人3小时内送药上门。对于线下的门店来说,打通了线上线下的库存,形成优势互补,也提升了服务质量。
而顺丰早在去年初就正式成立了专门事业部,专注于医药物流领域,为医疗行业提供定制的物流服务。一年多来,顺丰医药已经实现“仓干配”一体化,并开通广州-厦门-上海的医药冷运干线,服务范围覆盖佛山、东莞、中山、深圳、惠州、漳州、泉州。
上海医药近日也宣布一个“排他性”的合作:将与京东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共同打造处方药的线上销售平台及线下配送网络,其中,京东为上海医药在处方药电商领域内的******合作伙伴,与京东******分享处方药电商业务的数据与资源,而上药云健康也******拥有在京东运营的电商平台销售处方药以及分享相关数据的权利。
众多B2C电商瞄准医药,是基于医药分开的判断。一旦我国参照国外实现医药分开,除了个别需要在医院内采取注射等方式使用的药物之外,不少口服药物都将由患者拿处方自行去购买,而这一市场如果从医院内部释放出来,将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抢了谁的饭碗?
医药物流的市场前景是光明的!而在“互联网+医药”的趋势下,诸如上药、国药、华润等企业经过几年的兼并重组,拥有了大量亿元以及连锁药店客户,也是许多制药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和总代理,拥有丰富的医药流通和商业运作经验。此前有业内人士指出,处方药网售的方案难以落地,实际上多半因为没有获得这些医药商业巨头们的支持而作罢。因为它们在进军处方药网售方面缺乏移动端和PC端所需的足够流量。
由于我国医药商业发展仍不成熟,行业内一直缺乏专业的物流服务,不少医药商业公司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精力、财力在医药物流层面。然而,医药流通是医药行业中利润最薄弱的环节,如果自建物流,会让不少电商感到“入不敷出”。
“物流与药品销售规模有关系。”北京金象复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军认为,如今网上药店的年销售规模基本在几千万元,用不了大规模的物流。如果将来规模做大的话,可以自建物流,也可以选择第三方物流。国家现在也在培育医药第三方物流,如果第三方物流出现,很多网站就没必要自己再做物流了。”
对发力医药物流的快递企业而言,由于我国处方药销售市场**的客户是公立医院机构,而这些客户都被医药商业巨头们垄断着,随着医药分开的格局在日后形成,医院流出的处方,其实多半也会成为他们的囊中之物,因他们控制着药品的流通环节。如果不和这些巨头合作,获取处方的成本势必会升高。事实上,在这场颠覆性的医药物流革命中,快递企业和医药企业之争双方都各有优劣,唯独医药代理商等中间环节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从国外来看,美国的医药流通费用率为3%,销售利润率为2.4%,而中国医药商业企业平均流通费用率为12.56%,销售利润率为0 .6%。据预测,依照目前的药品流通体制,药品从厂家到患者,往往需要经过多个流通环节,以最简单的“两票制”流通方式为例,即允许流通过程中经手两次,若非基本药物每次15%加成,即意味着30%的加价。而一旦实现互联网“直销”,即意味着这些中间的加价环节有望大幅被压缩。
“最后一公里”待破局
医药物流体系的建立,绝非朝夕之功。从药品物流的角度来说,医药商业巨头有多年的经验,在供应链管理上最有优势,有能力把成本压到最低。而B2C电商,优势只是流量,物流体系上比这些巨头差了十万八千里。因此,对于B2C说,最具实际意义的在于要做好“最后一公里”。
不管是B2C电商自建的物流,还是他们可以使用的第三方物流,如顺丰等,都与医药物流的标准相去甚远。按照现在GSP标准,涉足医药物流,必须有一套******医药产品的物流体系,无论是否需要,也都要有冷链系统。
4月24日,由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物联医药物流分会、冷链委、北京科园信海医药经营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的<医药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性能确认规范>国家标准启动会在北京召开,这标志着<医药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性能确认规范>国家标准制定工作的全面启动。
为此,顺丰早已蓄势待发。据悉,顺丰已投入运行冷藏车近百辆,配备医药温控箱500多个,在配送过程可实时进行温度监控,同时,还专门研发了一系列一次性泡沫包装以及可回收的中转箱,在保障快件运输安全的同时实现了温度控制。
满足了国家对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的信息技术、物流设备、营销管理等软硬件的要求,顺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根据<关于加强互联网药品销售管理的通知>,医药电商物流配送需要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有关要求,即要进行GSP认证。
通过数据管理来布局医药物流是阿里撬开市场的关键一步。5月11日,阿里巴巴集团与全球十大药企之一的默沙东宣布达成多方面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探讨在广泛医疗领域的合作,包括专业医疗仓储、慢病管理云端数据存储,以及健康数据分析等云计算业务的合作。相关报道指出,“医疗仓储物流是阿里巴巴旗下菜鸟网络的全国物流体系的一部分,这一合作成为菜鸟搭建医药物流体系的重要一步”。
从药品供应链本身来说,对B2C电商造成成本激增的因素还有药品拆零打包后的最终配送。从拆零到送到患者手中,虽然B2C电商也可以自建物流,但目前最佳的解决方案依然是O2O,即利用连锁药店可以直接销售处方药的资质,把订单下到药店,由药店来完成最后一步配送,或者由患者到门店取药。
不过,这无疑是将拆零的成本就转化给了药店,既可以降低B2C电商自身在物流上承受的压力,也可以提升B2C电商供应链管理效率,而不是自己亲自上阵送药。
声音
5月中旬,2015(第四届)中国药品冷链物流峰会召开,众多行业大佬们在会上探讨当前药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与趋势,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
药品冷链运营难点与市场机会
蔺伟(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创新业务总监):打破传统,医疗机构和生产企业直接结算、生产企业直接配送,这对未来影响巨大。
沈建芳(华东医药供应链公司副总经理):作为物流企业,要谈到痛点,必须提质量与成本之间的平衡。
马建聪(顺丰速运健康医疗/食品供应链销售总监):行业急需人才,专业人才不是一两个的问题,是要建一个团队的问题。
苏志勇(北京盛世华人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实施无缝冷链,保证冷藏药品在患者拿到手中的时候,是符合相应的要求,这是根本。
徐伟(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物流总监):未来能够在这个行业活下来的,一定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验证管理要求对冷链管理的挑战与机会
徐佳梅(普洛斯中国副总裁):新版GSP实施后,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选择高标准的仓库,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选择高标准的物流仓库,能够让他们在验证环节当中少走弯路。
阮克萍(赛诺菲中国分公司质量总监):做验证不是为了法规,也不是符合法规的技术要求,它的本质是怎么保证产品的质量。
张信红(北京科园信海医药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验证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预防质量控制的非常好的手段。
唐波(北京盛世华人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要构建验证的制度,要制定年度的各种验证计划,以及各种设施设备的验证方案。
张凌辉(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副秘书长):在方法、体系以及管理的标准上,就应该明确第三方验证。

2万家医药制药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暂无栏目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