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4

夏季巧进补谨记三原则 清心去暑、清热解毒

2015-06-26      来源: 中国医药报   访问量:209    在线投稿
  夏季是一年中温度最高、湿度**的季节。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体各种生命活动较为亢进,能量与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体液损失多,机体的代谢不平衡,表现出来的症状为容易出汗、身体发热、口渴、心情烦躁、食欲低下、全身无力、记忆力减退、头昏脑涨等。如果不能及时、科学进补,人体就会发生体液失调,代谢功能紊乱,脾胃功能减退,食欲不振等状况,身体健康自然受到影响。因此,夏天进补不容忽视,进补得当不仅可养生健身,安然度夏,而且还会使机体做好换季的准备。   但是,夏令进补不能过于猛烈,宜讲究中庸之道,即常用的清补法。也就是利用既能补身体,又能生津液、解渴消暑的食物或药物来补充身体中的不足。不宜用人参、鹿茸、狗肉等温热厚重之味,更不宜用药物大补,而应进食新鲜果蔬以及药性平和、偏凉的药物,以达到体内阴阳虚实的平衡。夏季进补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清心去暑、清热解毒。按中医理论,夏对应五行中的火,夏在五脏中属心,因此夏季应注意对心脏的保护。夏季极易伤津耗气,气随津脱,从而导致气津两虚,再加上夏季气温炎热,所以容易导致气虚中暑,故在夏季宜清心祛暑。饮食上宜吃一些性凉、性寒而味苦的食物,这类食物有大麦、小麦、绿豆、百合、白糖、黄瓜、菠菜、白菜、豆芽菜、芹菜、水萝卜、竹笋、茄子、荸荠、兔肉、鸭肉、羊肝、牛乳、鸡蛋及新鲜水果等,以达到清热解暑、健脾利湿作用。但需要提醒的是,夏季吃寒凉食物要有度,量不要太过,过量会损伤人体脾胃。   二是清热利湿、健脾养胃。夏季湿气重,常会影响人体的脾胃功能,导致人们食欲减退,因此应选择具有化湿作用的清淡食物,并且多吃一些汤、羹、汁及松软易消化的食物。脾虚的人应选食有健脾化湿、性质平和、补而不腻的食品。常用的有赤豆、薏米仁等,将其煮烂,加糖服食,是良好的滋补食品。并可常饮冬瓜汤、百合汤、红枣汤、绿豆汤等,以解暑止渴、生津凉血。不宜吃辛辣、辛热及过于油腻的温热食品。煎、炸食物少吃,更不宜吃狗肉等湿热厚重之味。   三是益气养阴、清热生津。夏季气候炎热,出汗多,体力消耗比其他季节大,又加上日长夜短,睡眠不足等原因,一般人到了夏天,体质都有所下降。因此,人们在夏天,常常是无病三分虚。而生各种暑病的人,大都是阴分不足,体质较差,或营养不良,劳累过度。这一类人对暑热的抵抗力差,难于适应炎热的气候,所以说虚为夏病之本。因此,人们在夏季可以选用西洋参、石斛、麦冬等益气生津的药物适当进补,也可配上夏季常用的免肉、鸭子、菊花、金银花、绿豆、莲子、薏苡仁等,以调补正气,改善体质。而滋腻温热的滋补品如鹿茸、红参、附子、首乌、熟地等反而会火上加油。   同时,夏季人体代谢旺盛,营养物质的消耗增加,食欲不振引起摄入减少,营养素中的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如维生素C、B族和锌等)很容易缺乏,人们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补充。同时,人体大量出汗使人丢失更多的水分,所以补充充足的水分也是必不可少的。(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万家医药制药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暂无栏目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