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于民生的关注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二五规划改善民生的诚意,以人为本的理念力透纸背,温暖人心。民生,人民的生计,成为未来五年中国着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成为继医改后,公立医院发展建设,尤其是公益之路发展所需依托的另一时代背景。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公益事业发展侧记
院长高忠礼教授亲自为患者进行义诊
医院为永吉县医院捐赠价值230余万元的医疗设备
“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真正的事业,是为“天下之民”利益的一种追求。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中国数以万计的公立医院中的一个,61年发展史繁花似锦,因为对信念的坚守,凝聚出“以人为本,精益求精,团结务实,创新图强”的院训;因为对“仁心良术”这一医院精神的追求,建立了“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的医学道德标准。在全球呼唤大公益时代的今天,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人以实际行动告诉民众: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的公益性体现在对民生的助推,对科学研究、高水平人才的责任担当,对国家行为、政府行为的积极响应。61年来,对公益性的坚守从未改变,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不仅成就了自己的宏篇事业,更成就了“天下之民”的健康福祉!
新时代下民生之路
协作医院为民生事业助力
民生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保障的全力支持,作为民生之基,正是有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存在,人民在面临生老病死等生活困境时,才能坦然面对不露惧色。如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保障体系有了新的内容,公益事业走向前台并逐渐成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支撑。在此方面,来自公立医院的给力是不可或缺的。
2009年,辽源矿务局总医院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院长高忠礼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协作医院”的牌子留在了医院,同时开启了双方医疗合作崭新的一步。让这里的百姓欣喜的是,他们有了疾患再不必千里迢迢赶赴省城求医,“足不出区”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技术服务,这,并不是梦!
这是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协作医院大公益”的一个缩影,这样的缩影还出现在了通化同济医院、白河林业局医院、延边第二人民医院、内蒙古自治区的扎鲁特旗人民医院、抚松县中医院……如今,协作医院已囊括了我省40家医院。
以点盖面、以强带弱,带动了协作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提高了百姓的就医和服务质量。这是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资源重心下移、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一次实践探索,真正体现出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授人以渔医研相长
全国首屈一指的临床实践中心
作为一所高等医科学府,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深深体会着“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这句话的含义。“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事业’的公益性,教育永远是**的公益事业”,这是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领导的价值观念,表明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为了能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兴建了规模在全国首屈一指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2010年4月,首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在北京举行,三院PK吉林大学9支医院代表队赢得******赴北京参赛的机会,并最终取得了亚军的名次,向世人证实了她坚实的教学实力。
挑战医院应急能力
公益之路上的新试水模式
夫为医者,当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危急时刻成功挽救生命,考验的不仅仅是医生个人的技术和能力,在大型突发卫生事件中,更是凸显一所医院的应变能力。
数以千计的突发应急事件的参与,让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机制多了很多常人无法企及的思考。
如何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最全面科学的反应,如何能在黄金抢救时间为患者赢得**的生存机会,是医者、医院对国家、对人民**的回报,也是一所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全面体现。为此,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的院长高忠礼教授申报的卫生部行业基金项目《灾害中复合伤和多发伤救治路径研究与体系构建》已获批准,掀起了全院上下对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关注和投入。
相对于常见的见招拆招式的救援方式,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将研究的目标放在了整个社会应对突发事件做准备上,这完全是一次公益性的智力投入,是三院作为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特殊表现形式。
千里义诊细润无声
举全院之力行公益之路
义诊,三院公益事业最基本的环节。在三院,没有参加过义诊,没有靠双脚丈量过吉林省土地的医生几乎不存在。上至院长、书记,下至科室医生、在校医学生,义诊成了每个三院人最起码的公益活动。进社区义诊、进基层医院义诊、进山区乡村义诊、进学校部队义诊……尤其是到了“爱耳日”、“肝炎日”等卫生日时,对应的科室会及时开展义诊活动,科室内权威专家参与亲临门诊,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问。当天参与义诊的患者,还会视情况享受到免挂号费、免费检查血糖、听力等优惠政策。61年来,三院的爱心之旅遍布吉林大地,受惠人群数何止万计。
灾难锤炼医学精神
用大公益行为托举“生命方舟”
2003年,是非典横行的一年。长春市成立非典诊疗中心之际,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作为首批进驻单位,两小时百余名医务工作者积极请战,最终选定的41人夜以继日地奋斗在第一线上。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侵袭我省。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为救治大量患者,购置了40台呼吸机,每台呼吸机价格30多万元,医院派出专员对甲流患者进行观察、排除与照料。医院在甲流期间的贡献受到了省卫生厅的表彰。
2008年5月12日下午,四川汶川发生了7.8级地震。远在千里之外,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22名高水平、高素质专家组成的医疗救援队,带着总价值48万元的器材和药品及生活用品,乘坐专机赶赴灾区参与救治工作。医疗队优异的表现得到了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的肯定。温家宝总理在接见医疗队时饱含深情地对队员们说:“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2010年7月28日,我省遭遇特大洪水袭击,永吉县灾情严重。在无情的洪水面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又一次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4小时之内筹备了5万余元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物资,并组成医疗队赴永吉县开展救治工作。队员们在永吉县遇到了前来查看灾情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总理亲切的慰问让队员们干劲十足,这也是继赴四川灾区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医疗队第二次得到总理的肯定与慰问。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又为永吉县捐赠了价值230余万元的医疗设备。
地震天不塌,洪灾有大爱。没有技术,医学是脆弱的;没有爱心,医学却是苍白的。爱会让医生、护士更美丽,让医学更有力。
(记者 贺影丽 张莉莉)
(本文来源:东亚经贸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