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药品的利益链非常复杂,药品回扣、二次议价、代金销售等一大堆利益掺杂其中,药店和医疗机构暗中的补贴并不少,其实顾客也有补贴——医保报销。
本月每天上午10点到晚上10点,在“平安好医生”APP上,用户都可以参与每个整点和半点的1元抢药活动,药品包括皮炎平软膏、健胃消食片、乌鸡白凤丸等夏季家庭常备药及保健用品,用户不仅可以1元超低价购买,并享受免费送货上门服务。 为此,平安好医生计划投入总价值3000万元的药品和2000万元的物流费用来补贴用户。此前,阿里健康也曾经斥资补贴用户,补贴初期,购药“满30元送20元”,后来降到“满30元送10元”,“满30元送5元”,最后变成了没有补贴。阿里健康补贴刚停,“平安好医生”便斥资半亿补贴用户。 用户冲补贴而来,然后呢? 不可否认的是,经过这么大力度的补贴,的确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平安好医生自6月8日活动启动以来,已累积2000万用户参与了活动,评论留言近10万条,反响十分热烈。 其实,补贴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是很常见的,从打车软件、外卖软件的烧钱做法便可见一斑。通过大量的补贴来获得种子用户,是从0到1过程中比较关键的因素。外卖领域的美团外卖和饿了么补贴力度之大让人咋舌。 但不同的是,阿里健康和平安好医生补贴的是药品,春雨医生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毕磊指出:“出租车和用户在没有打车应用之前是得不到补贴的,因此你补贴多少都是增量。但药品的利益链非常复杂,药品回扣、二次议价、代金销售等一大堆利益掺杂其中,药店和医疗机构暗中的补贴并不少,其实顾客也有补贴——医保报销。” 并且,补贴的目的在于获得用户,增加用户的重复购买率,或是帮助用户建立使用习惯。也就是说,平安好医生尽管活动参与程度异常火爆,但是用户这一次冲补贴来了,要想形成真正的转化还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毕竟对于顾客来说真正的补贴来自于医保报销。 补贴停了之后,用户还在吗? 不管怎么说,补贴都不是长久之计,总有停的那一天,问题是,补贴停了之后,用户还在吗?对于拼车产品来说,补贴能够迅速培育市场,据企鹅智酷的一项调查显示:“半数用户表示补贴停止后完全不会影响自己使用拼车服务,37%的用户表示仍会使用拼车服务,但频次降低,可见不会因为停止补贴而弃用拼车的用户达到了86.6%。” 阿里健康也曾经向39健康网透露,为了测试用户使用APP是因为“补贴”还是刚需,为此阿里不断调整折扣力度,从“满30送20”到最后0补贴,通过测试,发现大部分的用户对产品的刚性需求比较大。 对于平安好医生来说,用户的刚性需求其实并不在药品本身,而是服务。“1元抢药活动”也许只是个切入点,重点在于用户可免费咨询“问诊大厅”在线坐堂的平安健康全职医生,并可以根据医生的用药建议,******活动药品。同时,“平安好医生”今后还将对接平安集团2600多家医院、医药零售网络以及医疗器械公司的合作伙伴资源,持续提供让利便民的健康管理及就医协助服务,让用户在寻医问药上获得真正的实惠。 (本文根据《斥资半亿补贴用户 “平安好医生”请全国人民看病领药》、《阿里健康来了,省钱的有木有》、《智酷调查|拼车市场熟了:九成用户对停补贴不愤怒》综合整理而成) 本刊记者 孙涵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