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小朋友第一次看牙医,基本上都在第一颗牙齿萌出到一周岁内。儿童牙科医生会帮每个孩子建立一份牙齿健康档案。然后每隔三个月再看一次牙医,主要是进行口腔的检查和维护,及早预防和发现龋齿。 这样的“严防死守”后出来了一个数据:美国儿童乳牙患龋率仅为3%,而我国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66%。 别以为乳牙坏了关系不大,它比我们想象的重要得多 “乳牙有什么关系,反正要掉的!”“这么小查牙齿有必要吗?我家宝宝没发现什么牙齿问题!”我们总能听到家长这样说。甚至有的小朋友已经长了10颗蛀牙,家长都还觉得无所谓,没必要看牙医。 真的不需要看?贺俊讲,******有必要。那么小的孩子看牙医,主要是为了预防龋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虫牙、蛀牙。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到2020年,人类完全消灭龋病”,中国目前的情况是任重道远。 在小朋友的牙齿健康问题上,很多家长都有认识上的误区。其中一个误区,就是“乳牙反正要换,烂了也可以不补,等长出恒牙再好好保护。” 当然,坏了的乳牙是会换掉的,但这个换牙期很漫长。正常情况下孩子2岁半左右乳牙长齐,6岁左右开始换牙,到十二三岁换完牙,整个换牙期要六七年时间,一颗有龋洞的坏牙是支撑不了这么长时间的。 其实,乳牙比很多人想象的要重要得多,除了咀嚼,还有辅助发音功能。有的小朋友乳牙坏得太多了,肉也咬不动,说话跑音漏风。幼儿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时期,牙齿不好的小朋友背唐诗,“思”、“诗”都分不清。 乳牙对恒牙来说,还有一个“领路者”的作用。乳牙的咀嚼,能有效刺激颌骨发育,为以后恒牙的顺利萌出和孩子漂亮的面容外形创造条件。 曾经有个妈妈带了孩子咨询,为啥孩子刚长出来的牙齿上就有灰白的、棕黄的斑点,像蛀掉一样? 一检查,釉质发育不全。究其原因,是前面的乳牙烂掉以后一直感染到根尖,直接影响下面恒牙胚的发育。 消除小朋友的牙科畏惧症 绝招就是“一起做游戏” 对拔牙、补牙的恐惧,很多人都有。有的人因为他们自己害怕,或者小时候有过不愉快的看牙经历,就不愿意带孩子看牙医。 对此,越是这样,越要早点带小朋友看牙医。**是找一个自己熟悉并信任的牙科医生,让孩子很早就熟悉牙科诊所,对环境消除陌生感,和牙医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的关系。 初次的经历对小朋友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讲,家长第一次带小朋友过来,有经验的医生往往就是以检查为主,或者只做少量无痛治疗,并不建议家长马上补蛀牙什么的。 “对于初诊的孩子,我们都会进行一个评估,分低危、中危、高危人群,分别有不同的措施。高危人群,三个月检查一次,医生也会进一步指导怎么样清洁牙面、怎么做表面的涂敷等;中危半年检查一次。没有任何龋斑的小朋友,一年检查一次。” 也有家长很急吼吼的,“我今天好不容易请个假出来,你就先把孩子牙齿拔掉吧。”在这件事上,医生真没办法听家长,很大程度上要看小朋友的。如果是一个很乐观、开朗的小朋友,他就能够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但小朋友大部分是“慢热型”,你硬上几个大人把小朋友揿倒,牙科医生从此就是一个很凶恶的形象,下回小朋友******不肯张嘴了。 “我们也不想伤害小朋友幼小的心灵啊。” 在诊室里,准备了一些绘本故事书。比如《朵拉历险记》,里面有一章叫“谢谢牙医”,还有一本德国绘本《牙齿大街的新鲜事》,对来看牙的小朋友来说,这都是好玩又好懂的科普故事。 在诊室里的整个治疗过程,更像“贺阿姨”带着小朋友做游戏。不管大孩子还是小孩子,贺俊都会让孩子参与进来,一方面要避免让小朋友看到针头啊注射器一类的“武器”,一方面要夸大一些愉快的步骤,“比如打麻药时,我们不说打麻药,我们会说,我要让这颗牙齿睡着,我要趁它睡着的时候,把小虫子都抓掉。” 低龄一些的小朋友,在滴麻醉剂有时忍不住“呃呃”叫,医生可以温柔地鼓励:“嘘,我们不要吵,小虫子刚睡着,你一叫就把它吵醒了。” 在治疗时,有时会用上一种隔离口水的橡皮套,也可以让小朋友在手上试着套一下,“呆会儿会给你的牙齿穿一件小雨披,你看看,就是这样的……” 拔下来的牙齿,常会让小朋友带回去自己做纪念。有个小姑娘笑嘻嘻地握着刚换下来的牙齿,摇摇手跟医生再见。 带孩子看牙科医生前 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有家长在孩子治疗以后,也张开自己的嘴巴让医生看看牙,唉,一嘴烂牙。 为什么不早治?大人的回答是“想想医生在无影灯下榔头、钳子地捣饬,我就宁肯一颗颗烂掉都不肯去看。今天是我儿子给我勇气了。” 有的大人嘴上不说,心里怕,但在有意无意间,把自己的紧张和害怕也传送给小朋友了。 所以,我们要求带孩子来看牙的家长注意这么几点: 一、治疗前的配合 在带孩子来看牙医前,家长不要告诉孩子不愉快的经历,而要告诉孩子牙齿的重要性,医生大概会做一些什么样的检查,让孩子对牙科有一些基本的认识。 二、治疗时的配合 第一次看牙,比较像孩子第一次入幼儿园的情形。治疗当中有的小朋友很紧张,其实医生也挺紧张的,要费尽心思控制小朋友的情绪,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在边上不停地插话,什么“你痛不痛啊”之类的,看似在安慰孩子,实际上是在影响治疗。对在家长面前比较娇气的孩子,家长这时**暂时离开诊室,把空间留给医生和小朋友,要相信医生的专业和爱心。 三、治疗结束后的配合 治疗完以后,家长给一些正面的暗示,不要说什么“你今天好累了,辛苦了呀,我会给你买一个玩具”之类的话。要让小朋友明白,来看病是为自己的牙齿好,而不是为了得到玩具而去看牙齿。以后才会更积极主动地去配合做这件事情。 四、平时的配合 从宝宝的第一颗小牙冒头开始,就要好好刷牙,提前预防。低龄小朋友能模仿大人的动作,但还没有这个能力把牙齿刷干净,家长要负起责任,除了看着孩子刷牙,还要帮孩子再刷一遍,做到真正清洁到位。 什么时候才可以不用帮着刷了?孩子可以写出自己的名字了,穿鞋子能穿鞋带了,他就能够做好刷牙这件事情了。 小朋友刷牙,建议用专门的儿童牙刷,圆头的那种,更容易清洁到远终端。还有,小朋友跟成人一样要用牙线。牙刷只能刷到三个面,只能清洁60%的牙面。怎么刮掉牙缝里的菌斑?就要靠牙线,用机械的力量刮掉菌斑形成的那一层薄薄的生物膜。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