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于药店多元化的发展瓶颈,俞云辉认为是经营思维的问题。过去药品可能更多的是药理的一些专业知识,什么病用什么药,服务员都是从药类相关的院校出来
我国药店多元化经营已经成为一个潮流,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80%的连锁药店已经腾出部分面积来经营非药品。但广西零售药店协会会长俞云辉在第70届药交会接受39健康网采访时表示,药店多元化这是一个毫无疑问的趋势,但是在国内还没有起步,应该说我们国内的药店还没有真正的开始药店多元化经营。 俞云辉表示:“药店多元化在国外已经是非常普遍、成熟了。为什么我们国内没有做起来,是不是我们国内没有市场,还是其他原因,比如说国家政策原因、法规问题、管理问题等,如药监局要求药品专营管理,或者是医保对药店多元化限制的问题。我想这不是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临时药店的经营技术的问题,过去我们卖药品也是零售,但是药品的零售和我们其他的物品有着巨大的本质上的差别。” 对于药店多元化的发展瓶颈,俞云辉认为是经营思维的问题。过去药品可能更多的是药理的一些专业知识,什么病用什么药,服务员都是从药类相关的院校出来,都经过系统、理论专业的培训,跟医疗、健康有很大关系。“但是多元化呢,我们经营的是食品、洗护用品、美容美妆、甚至还有日杂用品等等。这些涉足很广。它的商业模式、业态模式或者管理手段都有巨大的差别。药品,人群窄,效期很长,比较固定化。但是非药品呢,它对保鲜方面要求可能比较高等快消品。以前的经营模式完全不适合现在的药品经营模式了。” 此外,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还有最重要的是系统管控,这种高度动销的产品它对系统的管控要求高,控制不好就会导致大量的库存积压,也有可能会缺货。单品管理、单店管理和药品都不大同。 如果药店走“多元化”道路,跟超市有什么区别呢?俞云辉认为:“不要把药店置于超市之外,客户是你的工作目标和方向,你要做的事情是客户需求的,他经过你这里了,他的需求你就要满足。” 俞云辉认为,日本的药店和中国差异很大,但正是中国药店的发展方向。“日本的药店什么都有,日常生活的产品很多,甚至快餐很多,品类比较齐全,一个小小的点集聚了很多的产品。这样的方式太适合中国了,中国和日本一模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人口太多了,特别是中国的人口都主要居住在主城区。” 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商务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奶粉新政”,其中奶粉进入药店销售作为提振消费信心的举措之一,备受关注。但俞云辉表示:“奶粉只是经营规划里面的一个小小类,我们药品的小小类大概有600多个,但是非药品的大概有2000多个。奶粉只是算是奶制品里面小小类的一个小小类。奶制品的品种也会很多。奶粉对服务的要求有一样也有不一样的,奶粉作为一般的营养用品,或者是婴幼儿的食品,和药品有很大差异。所有的需要服务都需要静下来研究策略。并不一定说药店经营就正确,和谁经营没有很大关系。国家认为药店经营奶粉会较为可靠,主要是因为药店有一套规范的管理,简称php。奶粉进入药店是一个机遇但是采购这一块要如何控制呢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和大部分医药界人士都热衷于讨论大健康的发展方向不同,俞云辉对这种概念并不认可:“我认为大健康是一个误区。其实老百姓天天需要的东西就是你该做的。其实它还是离不开那几个常见的保健产品,大罐小罐结合一点医疗器械,这个路很窄,是死路一条。我们现在讲大健康等等这些概念,实际上这些都不是客户所需要的,最后呢,你会发现大家是越做越死,所以中国是基本上没有做成功的。”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