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2

通过患者口腔治疗 瘫痪3年的他能动了

2010-12-13      来源: 重庆商报   访问量:449    在线投稿

  重庆商报滚动新闻 记者 叶惠娟 通讯员 曾理14:00报道

  云阳39岁男子患上罕见怪病,寰枢椎骨骼反向顶向颅内生长,压迫神经致瘫

    患者在重症监护室。 新桥医院供图

    反骨长在颅内的3厘米反骨,压迫到脑干处的中枢神经,导致患者双腿不能正常行走。通过患者口腔,用手术工具将这块反骨磨掉。制图/张异

    耗时20小时,从嘴里进去磨掉颅底的一块罕见生长的反骨,解除中枢神经的压迫,从而帮助瘫痪病人重新活动了起来。昨日,云阳县39岁的陶宏证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接受手术一个月后,双手、双腿重新恢复了运动功能。

    不幸

    孝子瘫痪3年不能走路

    时光倒回到二十年前,在云阳双江镇,19岁的陶宏证凭借自己勤劳肯干,在万州、长寿等地打工,为人制作卷帘门、铝合金窗等,每个月350块钱的收入都会给家里寄去300块钱,赡养双亲,自己只留下50块钱。

    1993年,陶宏证62岁的父亲在一场大病后告别了人世。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陶宏证相继拒绝了亲友为他说媒的好意,表示找不到能帮他一起照顾妈妈的女孩子就什么也不用考虑。

    此时正值青壮年的陶宏证出现左手麻木、无力等症状。起初并没有在意,但病情逐渐严重,之后双腿也出现无力症状,到2007年就双腿瘫痪,根本无法行走。今年,陈中清终于说服儿子到城里的大医院看病。

    手术

    用磨钻一点点磨掉反骨

    陈中清专门请人将儿子背到了新桥医院寻求专家救治。经该院神经外科主任杨辉教授亲自诊断,发现陶宏证所患的寰枢椎(也称第一颈椎)畸形非常罕见,是枕骨大孔区畸形。与正常人寰枢椎斜向下生长不同,陶宏证此处的一块骨骼反向顶向颅内生长,且压迫到脑干处的中枢神经,才导致陶宏证出现瘫痪的症状。而且,由于原本此处是整个头颅在脊柱上的支撑点,如果不稳,患者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

    为切掉陶宏证颅底这块罕见的反骨,重建一个稳定牢靠的支点,新桥医院神经外科和口腔科专家携手,在患者口腔里开门,将颅底的这块反骨磨掉。

    杨辉教授说:“传统手术入路对整个大脑损伤很大,而且根本无法将颅底完全暴露在医生视野里。我们就选择了在患者嘴里切开上颌骨,将原本吻合在一块的上颌骨分成两扇门,推开门后就能将需要切掉的这块反骨暴露出来。但由于这块反骨紧紧贴合着大脑硬膜和脑干,手术需特别小心,如切破大脑硬膜后脑脊液渗漏可能导致严重的颅内感染;如伤到脑干,患者就可能当即死在手术台上!”

    “手术最关键的就是磨掉那块长约3厘米的反骨,我们就像‘蚂蚁’一样,一点点、一点点地用磨钻和骨钳往里磨,光是这一步就花了9个多小时的时间!”杨辉教授形象地介绍手术过程。

    从11月9日早上7点钟陶宏证被送进手术室,到第二天凌晨3点手术结束,手术用了整整20个小时。

    提醒

    这种病例早期有些征兆

    经过一个月的康复治疗,目前陶宏证已经能与医护人员沟通交流,并且能躺在床上,根据医生要求进行举手、抬腿的康复练习。预计再接受一个月的治疗后就能康复出院。

    杨辉教授还特别提醒,寰枢椎畸形发病率不高,一般由头颈部外伤、先天性发育缺陷、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造成。对于先天性原因导致的寰枢椎畸形,如果能留意一些早期征兆,将可能避免像陶宏证发生瘫痪等严重并发症的可能。

    杨辉教授介绍,一般先天性原因导致的寰枢椎畸形患者,发髻往往较常人更低;五官不对称,左右对比呈扭曲状;耳廓异常大向后延展,或者耳廓较小向内卷曲;出生时手指或脚趾出现“六指”等。 (通讯员 曾理)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