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是W药店的店长,那天,一位老师傅到店里买药,正好那种药卖得只剩下两盒了,而且是要长吃的,康平顺便就说了一句:“这个药卖得很好,就只剩这两盒,要赶紧进货了,上次进货时都没有来!”老师傅说:“那这两盒药就给我吧!”言语中透露出一些“抢”到的欣喜。
案例中,康平不论是有心还是无意,都向顾客巧妙传递了产品紧缺的信息,我们称之为紧缺效应,这种效应会带来如下影响: 一、顾客囤货 一些热卖且要经常用到的商品,顾客担心下次来时不一定买得到,会出现囤货心理,当然,有时,我们也以某些“年仅一次”的大型促销来刺激顾客,这是用优惠方式来制造“这种机会少之又少”的紧缺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顾客本来想买一盒的,会因此买两盒甚至更多,这种心理说来也是很奇怪的,却又如此现实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二、越缺越热 曾经的“非典”带来了不可思议的相关产品“来不及生产”,再到雾霾给我们很多生产PM2.5的口罩厂家带来了横财机会,记得有连锁的采购经理为了能抢到货,将配送车整夜放在厂家车间门口,就等着货出“炉”,这些想必我们都记忆犹新。 笔者曾在门店销售PM2.5的口罩时,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我们的同事说,店里面就这么多货了,都进不到了,顾客本来还觉得价位有些高,但还是马上就去付钱了,果然,一箱货在不到一天之内确实就走完了,也正应验同事说的,真的没货了,而这种现象,恰又推动了热销。 三、药店人的“大馅饼” 当顾客急着求购产品时,药店人确实非常轻松,平常总是要拼命推荐,而此时顾客买到了还要说谢谢!这种销售机会可以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当然,在平常的导购中也可以制造这种销售机会。 我们在导购中具体应如何运用“紧缺效应”呢? 一、理性引导 实事求是地呈现给我们顾客,确实是紧缺的,没有关系,适当传递,对帮助销售是有益的,但不可夸张与煽动。 二、留下顾客联系方式 当无货时,按正常的顾客需求登记,不可因有较多人来问,因此觉得无所谓,就不留下顾客联系方式,后期到货致电给顾客,即使顾客在其他地方买到了,也能体会到门店的用心服务。 三、恰到好处地说 一般来说,在平常的导购中,我们向顾客传递紧缺效应可以用这样一些话术:“这个产品卖得很好,前几天才进的货,就快卖完了!”一传达了产品紧俏,二向顾客证明了产品品质被大众认可。 品牌性商品、区域性广告商品、季节性商品与某些特殊因素导致热卖的商品常可运用类似的话术。 有时我们也简化为:“这个产品货都进不到了!”“我们店里也是从其他的店调过来卖的,仓库暂时都没有!”等等。 事实上,紧缺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门店的商品,受原料供应、配送、恶劣天气、交通、货款等因素影响都会出现缺货,当我们以事实为根据运用紧缺效应时,确实可以为销售增色不少。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