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sp.kq133.com/F1

大咖论道:寻找泡沫下的真金

2015-05-11   作者:医药经济报    来源: 医药经济报   访问量:70    在线投稿

“互联网+”让中国经济充满新想象。医药企业如何消化互联网+这碗商业鸡汤?互联网+医药能否为产业创新和转型注入无限能量?为给更多的医药企业触网树立标杆,******行业创新发展,《医药经济报》等机构推出“本世纪最具互联网精神医药企业评选活动”,并特邀行业大咖头脑风暴,寻找泡沫下的真金。

记者:“互联网+”引爆眼球,您认为它的本质是什么?

陶剑虹:这是近期的超级热门词,因为“互联网+”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了国家战略。要用好“互联网+”,就要回归网络的本质。我认为,互联网是一种技术,本身没有创造新的需求,而是提供了一个能量巨大的平台,让产品有了温度,把商业模式做到了******,所以“互联网+”的本质是行业的本质。如果你是做金融的,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而不是互联网。如果你是做医疗的,互联网医疗的本质就是医疗。今天很多的传统企业,包括一些互联网企业走入了一个误区,一直强调互联网而忘记了本质。在“互联网+”的模式下,互联网是改造者而不是主导者。例如:互联网医疗的主导者和规则制定方依然是医疗行业,互联网负责将新的技术和应用引入其中,用互联网特有的创新思维推动医药行业的变革,使其更适应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但这个工具你必须拥有,必须掌握。一旦医药企业都掌握了这种工具,拼的还是行业的本质。

刘世平:相对于其他行业,医药行业互联网化水平还很低,整个产业链的应用空间有很多环节要挖掘。“互联网+”的本质具有技术经济的时代特征,即在线化、数字化以及产业链融合。就拿“互联网+”零售药店来说,过去国内零售药店除了面对高昂的房租及人员成本,始终将价格作为最主要的竞争手段,缺乏整体性的营销思路阻碍了药店做大做强,若借助互联网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多元化的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医药O2O销售能给老百姓带来很大便利。

此外,通过互联网对药店终端的数据分析,可有效避免“啤酒效应”。供应链上的需求都是倍数放大的,这会刺激厂家追加生产,进而传导至原料供应商也放大生产,结果出现过剩。其实完全可以将分散在各地的庞杂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发掘有价值的信息引导行业发展。再者,互联网技术还能对药店药品库存、调度、购买诉求,不同地区对药品的不同需求量以及具体的流向等进行全程追溯,同时监测供应链异动情况,对供应链上的企业和监管部门会是极大利好。药物研发、药品流通和临床使用,也可通过互联网加以改造。

记者:《医药经济报》首创最具互联网精神医药企业评选,您如何理解互联网精神的内涵?

陶剑虹:我刚提到互联网是一个工具,同时它更加是一个拥有强大气场的舞台。曾经,人们心目中公认最炫的舞台,是时代广场,是悉尼歌剧院,这种舞台,只属于攀爬过重重阶梯艰难站立其中的少数人。而互联网替代了这一切,每一份才华,每一点智慧,每一个心愿,在移动的空间里自由绽放。每一个人手掌上运行的无线网络,比过去任何辉煌的舞台还要宽阔千万倍。

互联网的气质是开放、融合、分享和创新,******不是破坏式的颠覆,现在看到的“颠覆”,实际上只是一个开始,是优化创新的初级阶段。互联网是开放的世界,它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做事情信息透明,视野开阔,一切在阳光下进行。今天我们可以放心在网上选购医药健康产品,就是因为产品价值链在网络时代更加开放,全程可追溯、可监控。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作为医药专业传媒信息研究机构,也在不断开放式创新。2015年CFDA正式赋予南方所一项新的职能,那就是建设网络信息监测中心。曾经,早在1995年我领着创业伙伴们建立了国内医药第一个网站“中国医药经济信息网”(今天的“米内网”),《医药经济报》2006年也率先在专业报中拥有了数字报,2013年,《医药经济报》第一个开建了医药圈正式出版纸媒的微信公众号。这几个先行之后,我们又将迎来CFDA******网络监测中心建设运行的使命,承担互联网违法药品医疗器械信息、互联网药品医疗器械交易动态等监测和分析研究工作,为净化网络空间,保障用药安全发挥作用。作为传统媒体,我们一直对互联网抱着开放的心态,主动拥抱互联网,接受挑战,这也是富有互联网精神的实践。

互联网本身就是传统和现代的融合,从PC端到移动端,从服务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每一个进程都是技术融会贯通再升级。行业各价值链不断融合,例如医药医疗行业,可以重塑价值链F2R,渠道扁平化提高效率。今天,与消费者最接近的那个业态最容易融入“互联网+”,譬如医药零售业态,从给用户(顾客、消费者)提供方便开始设想,新的商业模式接踵而来,过些时候,这种聚变就会传导到上游制造业,甚至是研发领域转化医学的变革,从临床未满足的需求寻找新药研发的切入点。每个人、每个组织盈余的智慧都可以在网络上汇聚,融合出巨大的能量。

互联网使得人类的知识和智慧大大增值,这是质的飞跃,改变了你和我,让分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例如腾讯的口号“连接一切”,就是提倡分享,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相互交织,网络在人、设备、服务之间形成智能连接,很典型的应用就是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开发,智慧医疗优化疏通了医生、医院、患者甚至医疗设备之间的连接能力,真正改善人们的就医体验。

互联网最永恒的核心还是创新。互联网世界被50年前就有提出的摩尔定律所支配,在摩尔定律影响下,个人计算机和智能手机迅速普及,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席卷全球。从不间断的迭代,与永不停歇的主动求变,按照摩尔定律预测,到2018年时,单一芯片上的电晶体数量将超越人类大脑的脑细胞数量,机器具备感情已有了物理基础,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远景,中国医药4.0实现智能制造,都将在摩尔定律的预测设计中找到突破口。互联网所追求的******创新精神,会一直激励着医药人去挑战极限。

刘世平:医药经济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创造力不足。其次是政策方面的束缚。比如大数据产业发展主要障碍在于数据的流动性和可获得性,如何保障数据的安全和隐私就是监管部门的课题。“互联网+”重在疏不在堵,管理部门的责任是科学建立规则。就像余额宝之前,其实早有企业做过类似的互联网产品,只是被扼杀了。“互联网+”医药需成长的环境,包括现在很热的产业链金融,医药产业与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的融合会增加企业的综合授信,降低运营成本。

郭家学:移动互联网具备一种******的精神。比如传统医药市场,一家企业往往经营多个品种,未来可能会突破一种模式,选择一个单品,集中力量在上游控制质量,中游严格坚持工艺,在下游建立良好的分销渠道与网络互动平台,促进产品与服务的不断改进升级,形成良性循环。

移动互联网还讲究分享精神,**的商业模式体现是众筹。过去大家都想把消费者变成产品的粉丝,现在想从粉丝变成我们的股东。围绕分享,未来可以衍生出更多新的商业模式。

记者:互联网风头正盛,近一年企业感受最明显的是什么?

谢子龙:对于药品零售企业来说,感受最明显的变化一是顾客对于互联网医疗的刚性需求越来越强。二是顾客获取健康知识及享受专业服务的来源更广。除传统的健康类专业网站,更多新型的渠道越来越受欢迎。各类政策也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郭家学:移动互联网给医药行业带来的变化是颠覆性的,这也是继工业革命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另一轮市场红利。一方面,这种变化体现在生产关系和组织关系上。过去销售“白加黑”,一年消费最高可达六七千盒,但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始终存在隔阂。而今,技术能实现零距离,包括我在内的公司所有高管和员工每天都会花几小时在网上与消费者、微友互动,技术的变化让彼此间的关系变得平等且包容,还让冷漠的商业环境变得有情有义。

记者: 尽管医药触网的商业模式尚不成熟,但不乏热情,企业如何寻找最佳盈利模式?

姜慧霞:医疗服务领域的“痛点”很多,而且还相对封闭。其中有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加上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和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瓶颈,改善医疗服务是当前要务。而互联网不仅解决了信息不对称,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整个流程以及管理模式、商业模式。互联网+医疗每个环节都是机遇,能否抓得住,前提是线下资源有足够的支撑。目前院前和院后环节是较易移动的,互联网方便介入。在美国,医疗服务非常接近用户需求,但国内还做不到,差距就在于用户的痛点没有解决。原因之一是医生没有真正参与到产品的创新部分。再者,医疗体制束缚了医生多点执业,全科医生紧缺,国家对早期干预健康管理等领域的投入还不够,国内医疗服务与国外有差距,更缺少一些人文关怀。加上药品、器械等领域原创少,医疗机构的收入结构难以回归理性。

互联网+医疗有利于医疗机构把很多服务互联网产品化。基于这样的理念,贝壳社为行业提供了基于线上线下的020创业生态,聚集了很多创业者需要的人才、信息、资金等战略性资源,形成良性高效的产业生态。

谢子龙:“老百姓”会继续推动网上药店发展,通过自建网站、与其他平台合作、线上线下互动等多种方式,在保证药品安全的前提下,让更多患者获得质优平价的药品以及相应的药学专业服务。

在传播渠道上,采用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和轻APP等互联网技术,进行品牌的塑造和健康知识的传播。并率先与百度直达号、微信支付、微信微商城、支付宝建立合作。近期大力探索微信万人万店和朋友圈社会化营销,还初步建立了CRM精准营销和大数据营销管理体系。

郭家学:我们就是移动互联网化的中华*********。2012年开始,广誉远就对公司高管进行封闭式培训,让其认识到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变化;2013年开始了互联网的深度进化,使用微信公众号、APP、微博、百度贴吧等工具,形成了从员工到管理阶层都传播产品知识的氛围。我们对消费者进行消费行为划线,分析其互联网行为,做客户标签,并制作出适合特定用户的信息进行精准推送。现正筹建广誉远健康数据银行。

记者:医药进入互联网领域会有哪些困惑与挑战?

谢子龙:一方面,顾客获取健康知识的渠道增多,但互联网鱼龙混杂,容易误导民众。另一方面,很多不良商家或个人利用互联网的漏洞在网络上销售假冒伪劣药品,也是一大威胁与挑战。

郭家学:互联网+不能简单理解为电商,电商仅仅解决了消费者获取商品的渠道,但药品是专业知识很不对称的商品,需互动和知识传播。每个企业的移动互联网模式都不一样,要根据自身产品特质和定位确定。
(马飞 刘卉 郑莹莹)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