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26日电(记者周玮、闫祥岭)记者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悉,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艺术家、当代诗人、书画家汪国真,因病医治无效于26日凌晨两点十分在302医院去世,享年59岁。
![]() (微博截图) 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没有谁能始终活跃在心灵的舞台上,但只要他曾经给一代人的心灵留下印迹,他就值得人们铭记 他的诗,在今天一些人读来或许不够有感,也难以澎湃90后00后的心潮。然而,他曾经的的确确陪伴无数年轻人青涩而迷茫的青春旅程。 4月26日凌晨,诗人汪国真离世。走过那段青葱岁月的70后们,仿佛沉寂很久的记忆被唤醒,不禁怀念起这个曾经让自己心动的名字,想起那些曾经激荡过自己的诗句,有某种青春的气息在心间萌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在今天的青春视野里,有移动互联网汇聚的信息海洋,也有无数开启心扉的精神食粮可供选择。人们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一个诗人和他的诗句,能那样地影响一代青年。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hellip;&hellip;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些诗句,如一弯清浅的小溪,流过干涸的青春原野。 当年,有多少人捧着<辽宁青年>等读物,抄录记诵汪国真等人的诗句,寻找青春的慰藉?那些如邻家大哥絮语一般的诗句,让一代人在也许并不精致的励志故事中完成精神的成长。 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没有谁能始终活跃在心灵的舞台上,但只要他曾经给一代人的心灵留下印迹,他就值得人们铭记。青春因为点燃,所以铭记;因为造访,所以怀念。微信朋友圈里,不少70后们转发汪国真的消息和诗句,感怀伤别。如果说,这一代人在实现精神成人后,逐渐在生命的旅程中淡忘了汪诗,那么,今天的感念则是对那一段阔别的青春的集体性重温。 诗是文化大家族的小精灵,是穿透心扉的无形力量。在青春的重温中,我们的心灵曾有幸被诗熏陶过。那个年代,不仅有汪国真的诗,还有海子、舒婷、席慕蓉的诗,让青春在一种纯粹的精神旅程中实现自由的放飞。今天,诗歌难以在时代的大潮中激起那样的精神浪花,我们也并不苛求每一个时代都要有诗的激荡才能铭刻青春的印记。但是,今天的青年人,他们的年华又将在怎样的精神陶冶中走向成熟呢? 固然,现时吸引眼球、刺激神经的物事纷繁,很多青年人要么浮躁而迷失,要么流俗而追星,要想让青年人获得当年那种神往般的专注,殊非易事。但在另一方面,作为文化人也应该沉思,要怎样担当起鼓荡这一代人青春的使命? 回首往昔,汪国真们用或许浅近的笔触慰藉了一代青年人的心灵,那么今天的文化人又该以什么样的精神养分致这一代人的青春?这是汪国真的离世留给我们的深层思考。 【汪国真简介】 汪国真曾于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1985年起,开始在业余时间专注诗歌创作,打油诗<学校一天>还被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专栏撰稿人。2005年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中心主任。 汪国真诗歌中呈现的无限温情和蓬勃生机,在年轻人群体中形成的巨大影响,也让其作品带有启蒙意义。<诗刊>编辑、诗人彭敏介绍,自己从初中开始读汪国真的诗,由此爱上了写诗,汪国真是一代人的文化偶像,他的诗歌成为无数文学青年的启蒙读物,他把诗歌的影响力扩大到整个社会,其诗歌的社会启蒙意义超过了文学价值本身。 距囊括作者诗歌、散文、书法、绘画等多种产品的新诗精选集<青春在路上汪国真新诗精选>出版不足一个月,当代******诗人汪国真26日凌晨去世。青春,成为诗人最后一个注脚。 (本文内容/图片转自网络,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