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本脲、盐酸苯乙双胍等物质是国家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2013年6月,广陵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例行检查中,在某医药商场内查出降糖类保健品—东太牌(九味草堂)天桑胶囊中含有这些禁品。2013年7月26日,该案移交广陵警方。警方历时一年多调查取证,最终捣毁位于河南的“毒保健品”生产窝点,先后抓获11人,生产商涉案金额3000万余元,其下线涉案金额上亿元。该案被公安部列为挂牌督办案件。 第一回 服装商改行去卖药 小检查暴露毒胶囊 阿亮今年40岁,徐州人,10多年前开始在苏州、无锡等地做服装生意,其间组建了家庭,并认识了同行小敏。小敏小阿亮5岁,盐城人。这一年,两人服装生意惨淡,几乎没赚到钱,阿亮决定另谋出路。他听老乡说,做保健品生意比较赚钱,于是就在网上寻找保健品代理信息。 2011年上半年,阿亮在网上搜索到一种名为“七草化糖”的保健品在招代理商,经销商宣称,该产品产自河南,降血糖功效明显。这让阿亮看到了商机,于是带着小敏双双转行,到扬州推销“七草化糖”。两人摇身一变成了“保健品顾问”,印制传单四处发放、推销,致使“七草化糖”顺利入驻广陵区某医药商场。经营过程中,两人又先后向上级经销商购进东太牌(九味草堂)天桑胶囊等降糖类保健品,但生意一直不瘟不火。 2011年下半年,阿亮回老家处理家庭纠纷一直未回。此后,小敏独自在扬州推销“七草化糖”等保健品。 2013年6月,广陵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到这家医药商场例行检查,查出小敏销售的降糖胶囊中含有格列苯脲、盐酸苯乙双胍、盐酸二甲双胍等物质。当天,“毒保健品”下架。同月,该医药商场经理将这一情况通知小敏,并转交给她一份广陵区药监局下发的检测报告。得知这一情况后,小敏担心相关部门追究其责任,不敢再到医药商场上班。 2013年7月26日,广陵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该案移交给公安机关。 第二回 顺藤摸瓜端掉黑窝 警方追捕擒获老板 2013年9月30日,广陵警方经初步调查后,对“7·26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立案侦查。而当年8月起,小敏藏在苏州继续购进“毒保健品”,并通过电话联系、物流发货等方式暗中销售。 2014年2月19日,侦查员赶至苏州成功抓获小敏。经审讯,小敏很快交代其销售的“东太牌(九味草堂)天桑胶囊”等“毒保健品”都是从郑州众仁堂医药公司购买的,她的上线经销商是林冬等人。 掌握这一线索后,广陵警方对郑州众仁堂医药公司展开调查。经查,该公司位于河南郑州,是一家从事保健品生产、代加工的公司,法定代表人老秦。 2014年9月23日至10月14日,广陵警方专案组赶赴河南郑州等地,在当地警方协助下,先后将郑州众仁堂医药公司法定代表人老秦、实际负责人秦大海、工作人员罗丽、销售商林冬等人抓获归案。 第三回 自学成才步入歧途 招兵买马创办黑厂 秦大海,今年40岁,贵州人。2007年,他以叔叔老秦的名义,注册成立了郑州众仁堂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食品、保健品加工、生物技术咨询等,实际上主要经营保健品。表面上,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老秦,实际经营人是秦大海,老秦则帮秦大海开车接送货。 公司成立后,秦大海开始生产、销售降血糖类的保健品,但经营一段时间后,经销商反映称效果不好,市场反应冷淡,这让秦大海心急如焚。此后,他从他人处了解到,格列本脲、盐酸苯乙双胍等物质降血糖效果明显,但问题是,格列本脲、盐酸苯乙双胍等物质短时间内能降低血糖,但也会给人体造成不良反应,属于国家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为了让保健品赢得市场,秦大海决定铤而走险。其间,他根据客户的反应,不断试验,调整原料配比,逐渐掌握了一套配方。为掩人耳目,秦大海每次购进格列本脲等“禁品”时,都把上面的标签全部撕掉,再送入工厂交工人“打药粉”。所谓“打药粉”,实际就是把中药材粉碎成粉末状,在其中添加粉状的格列本脲、盐酸苯乙双胍、盐酸二甲双胍等物质,再加工成胶囊。 有了“配方”后,秦大海陆续把亲戚姗姗、嵩山一家制药厂的员工罗丽等人请来,为他效力。2010年,秦大海在郑州一次药交会上认识了林冬。林冬,1983年出生,河南信阳人,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后成立一家计算机公司,兼做广告策划。秦大海提出,他能生产药品,林冬能做策划、写文案,两人联合,必将赚大钱。双方一拍即合。 和秦大海的其他经销商不同的是,林冬采用的销售手段是撒网坐等“鱼”上钩,即在网上发布保健品广告,宣称保健品效果好,多少天内见效等。在这种销售模式下,他渐渐成为秦大海公司的“金牌销售商”,至案发时,他的下线代理商多达300多个,几乎遍布全国,其中就包括小敏。 第四回 贪图暴利不思悔改 狡兔三窟终落法网 生产步入正轨,销售如火如荼。但秦大海还没来得及高兴“麻烦”就找上门—2011年五六月份,郑州警方来到工厂检查,但因证据不足,没有对该公司进行查处。 躲过此劫后,秦大海不思悔改,继续组织工人生产降血糖的胶囊。2013年七八月份,因公司被群众举报在保健品中添加“禁品”,公安机关再次前来调查,秦大海、老秦等人全被带至公安机关接受调查。其间,警方告诉他们,该公司生产的保健品中含有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有毒、有害物质。 面对警察讯问,秦大海等人众口一词,矢口否认。从公安机关出来后,秦大海了解到,公司生产的一款保健品—“苦瓜黄精胶囊”在辽宁抚顺出了事,有客户在服用后出现中毒状况。 这下,秦大海慌了。思来想去,他决定“牺牲”叔叔,来帮自己逃过此劫。因此,他向老秦等人提议,老秦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让他去公安机关自首最合适,并叮嘱老秦,警方目前仅查到公司剩余的少量问题产品。老秦归案后,只要向警方交代,自己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是实际负责人,在经营过程中,找工人往这些问题胶囊中添加了盐酸二甲双胍等“禁品”,并予以销售。 念及叔侄之情,老秦答应下来,主动到公安机关,按照秦大海交代的“台词”,揽下了所有的责任。事后,老秦及该公司销售负责人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当地公安机关取保候审。 为了躲避查处,2013年11月,秦大海注销了郑州众仁堂医药公司,转而开始秘密筹备新厂房。2014年,秦大海把厂房搬到焦作一偏僻县城,继续生产“毒保健品”。这时,老秦等人知道秦大海所做的生意不合法,但又不舍得丢掉这个“稳定的工作”,便再次来到秦大海的“麾下”。 在此期间,林冬得知小敏销售的保健品被调查,心惊胆战,萌生了“金盆洗手”念头。但是,在巨额利益的诱惑下,他仍抱着侥幸的心理,为秦大海销售保健品,直至被抓。 在接受公安机关调查时,林冬交代,他从秦大海处进购“毒保健品”的价格是每箱850元,销售给下线代理商的价格则在每箱2600元—3000元不等。同时,他提起一件事—2014年春节后,他为了装点门面,购买了一辆价值60多万元的英菲尼迪轿车。当时,秦大海为了留住林冬,让他帮忙多卖保健品,一次性补贴了他40多万元,并提出,让林冬用卖保健品的钱偿还。至2014年9月被抓时,林冬已挣够了还债的钱。 据交代,至落网时,秦大海生产的产品包括苦瓜黄精胶囊、五行化糖胶囊、乐压平雅泰胶囊、九味草糖、果蔬胰糖等等,这些保健品虽然名称不一,包装不同,但里面的胶囊都是相同的。对外都宣称,具有辅助降糖降压等功效。经检测,这些保健品中均检出格列苯脲、盐酸苯乙双胍、马来酸罗格列酮、 盐酸二甲双胍等“禁品”。 公安机关依法查明,2009年以来,秦大海通过自产自销或自己提供含有“禁品”的原料、林冬等人提供产品外包装等方式,其生产销售的“毒保健品”涉案金额达3000万余元,林冬等销售商的销售金额累计达上亿元。 目前,小敏因犯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已被法院判刑,秦大海、林冬等6人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移送审查起诉,其余4人被采取强制措施。(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通讯员 吕鹏 尹诉 蒋俊峰 记者 刘娟漫画 袁亮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