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陈梅的采访结束后,记者感觉“倔强寒梅”这个词能够比较传神地描绘出这位大店店长干练、有闯劲的形象。 从开饭店到进药店,再到总店店长,陈梅早已度过了转行时的生疏期,现在不仅业务驾轻就熟,而且还凭借自身不服输的韧劲,连续让两个大店从销售下滑转为销售增长,堪称业绩下滑终结者。
拼的是人品 2012年,泰州隆泰大药房仁和店连续两年销售严重下滑,从年销售额900多万元下滑到了800多万元。危急关头,陈梅被派上阵,到2013年年底,仁和店的销售额比上年提升13%,被拉回到了下滑前的水平。而此时,泰兴店即总店告急,由于竞争对手贴身开大店,该店下滑约10%,陈梅在老板连打三次电话的“邀请”之下,又转战到了泰兴店,一年后,年销售额增长245万,比上年提升12%,毛利额增长约70万,不仅止住了下滑,还超过了下滑前的业绩。 “别人说可能是巧合,但是我自己知道我的付出。”陈梅说,“2013年12月20日调到泰兴店,刚开始很有压力。”陈梅刚入职时就在仁和店,所以被派到仁和店“救火”时显得很从容,可以说高效完成任务。但是泰兴店不仅是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的大店,而且是老板倾注心血的总店,陈梅到任后感到了无比巨大的压力。 前任店长在总店工作了10多年,管理习惯根深蒂固。“感觉店里一直有她的影子。”陈梅来总店就任的前半年,没有完全放开手脚,一时间陷入困境。 “后来老板给我打了电话,说支持我,让我放手去干。”下半年陈梅逐渐甩掉了包袱,开始着重打造团队凝聚力。 “其实没什么特殊的办法,就是不服输,先带头,苦活儿累活儿抢着干。”了解陈梅的人都知道,她的志向本不在药店,而是一直想开一家成功的饭店。之前她开饭店亏了20多万元,但是却没有一家供应商上门讨债。“供应商曾和我说,在我开饭店之前,没有一家饭店是主动打电话让供应商来结账的。”平时的信用积累让供应商在危机中依然选择信任陈梅,她在一一打了欠条之后,关掉饭店,后来误打误撞进了药品零售业。 做餐饮虽然失败了,但是带着诚信、吃苦这些优秀品质来到药品零售业的陈梅,印证了“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陈梅一进药店,就拿着记满了通用名、商品名的本子追着药师问,而近两年,她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药学大专课程。“没想过要当大店店长,只是觉得做什么都不能混,都要做好。” 用的是善心 当年,陈梅养的狗在街上被摩托车撞到了,对方摔折了腿,陈梅不仅没有马上离开,还扶起了对方,后来一赔就是8万多元。“虽然我赔钱了,但是我晚上睡得心安,如果我逃避了,我会觉得做了亏心事。” 敢于担责任,骨子里有股拼劲、闯劲、狠劲,这是陈梅给人留下的鲜明印象。 “刚开始员工都在观望,传闻很多,说我很凶。”陈梅笑着说,“在工作上我肯定是严格的,但是生活上的问题我尽力帮她们解决,后来员工们慢慢了解了我的脾气,逐渐就转变过来,说话也向着我了。” 如果员工家里有事,陈梅会帮她请假,并且对她进行安慰、开导。员工家里晚上没人照顾小孩,陈梅会让她把小孩带到店里。“好多东西都为他们想,真的就不一样了。我是过来人,她们说出来的困难,很多都是我经历过的。” “公司有规定,迟到扣分,我不扣,但是迟到者要拿出10块或20块钱给大家买早饭,这样大家都很开心,反而也没人迟到了。”有的员工孩子面临高考,安顿好孩子后再来上班就免不了迟到,陈梅也是尽量给予照顾。“制度是死的,但是我尽量不让她们扣钱,大家挣点钱都不容易。” 有时,陈梅还会在家里做菜带到店里分给员工们吃,另外还会经常发起聚餐。“有时候一些小的奖励分给大家也没什么意思,就去聚餐了,三四十人很开心。”陈梅直爽的个性让员工们觉得非常容易相处。 “说自己有多大能力那是假的,只有把团队带出来了,员工的心跟着你了,那业绩才有希望做上去。” 靠的是脚步 “有了团队凝聚力之后就不一样了,公司的各项活动我们都能跟上了,慢慢地销售就有了起色。” 把团队带好是最关键的一步,但不是全部。在货位调整、老会员跟踪、商圈调研、大型活动执行、走出去营销等方面,陈梅做得也很出色。 尤其是在走出去营销方面,去年陈梅带领团队下社区、进养老院做公益活动,免费量血压、送赠品、测血糖、送报刊。“老百姓口碑蛮好的。”陈梅说,“一些平时缺乏关爱的老人在我们服务之后,都感动得哭了。” “思路基本已经打开了,2015年更要走出去。”陈梅表示,在一年做五到六次社区活动的基础上,今年泰兴店又增加了10项便民措施,如免费借雨伞、打粉、预定药品、会员定期回访等。“每天都会回访老会员,我们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得让他们提出来。员工各有不同,也许有时候就会得罪顾客,通过回访我们才能知道怎么改正。” “前三个月我是不会提前回家的,我先熟悉大堂所有的东西,然后按我自己的思路进行调整,自己带头,弄好模版,让员工跟着做。”陈梅指出,很多门店都有个惯例,喜欢把负毛利产品放在最下面,但是她到任后会坚持把负毛利的品牌产品全部陈列到较好的位置。“所有品牌药一定要上架,要用你的专业知识去介绍,不能硬说东西没货了。” 在陈梅来之前,总店很多员工的心态不好,事情还没开始就认为肯定完不成。陈梅告诉她们:“我们先不看结果,先闷下头来做。不闯怎么知道结果!”为了培养员工们的专业知识,陈梅在调整货位后就开始推行定期考试制度。“有的员工认为考试就是扣钱,但实际上,考试不是目的,考试是为了让她们熟悉货位、对症拿药。” 陈梅到任后,泰兴店的员工们一直在学习,考试,纠正,再考试。“员工也烦,但是没办法,都装进脑子之后就不吃力了。”陈梅的手下不仅仅熟悉自己柜组的商品,各个都是全能选手。从仁和店开始,陈梅在店内施行了“一单到底”的模式,即员工要负责全程接待顾客,而不是只会卖自己所在柜组的商品。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