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3

朱兰开启了医患“朋友圈”模式

2015-04-13      来源: 解放日报   访问量:167    在线投稿
  有人说,一个人拥有的昵称越多,表示这个人做的事多、给人留下的印象深,也说明他在群体中越受人喜爱。在徐汇区斜土社区,家庭医生朱兰的铁杆粉丝们给她起了不少昵称:晒不黑的兰姑娘、快姑娘、自家人朱医生、健康总顾问、老娘舅……在斜土社区,朱兰开启了一个医患朋友圈模式。
  在诊室里、居民家里、社区活动室里,常常看到朱兰在与居民交流。骑行在小区里,朱兰也常被居民拦住,抓住机会就开始问诊,朱医生,我最近血压有点高,要换种药吃吗?兰姑娘,我体检报告出来啥高密度、低密度看不懂,帮我看看。朱兰总是耐心解答。一时间,其他居民围过来,小区道路也成了朱兰的诊室。
  2011年开始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很多居民是心存疑虑的。家庭医生上门采集健康资料,有人嘀咕不是骗子吧,即便核实了身份,也有人不理解:我没病,有病也上大医院,不劳你们费心。从推行签约服务至今,朱兰已经签下1060户家庭,负责管理2800多人的健康,她是怎么俘获这些顽固的粉丝的?
  印象里,她总是笑嘻嘻的,脾气特别好。居民陈阿姨说,她的母亲曾是朱兰的床位病人,老母亲弥留之际,按照老家习俗,想要老在家里。家里人不知怎么办好,打电话找到了朱兰。当时离下班只有一刻钟,朱医生二话没说就跑了过来。陈阿姨说,从那以后,家人有什么大病小病,都咨询朱兰,现在一家三代和不少老姐妹都与她签了约。陈阿姨自己患有高血压,朱兰就经常叮嘱她用药技巧。有段时间血压降不下来,朱医生告诉我,早上刷好牙就提早吃药,否则升上去了再压下来就难了。陈阿姨一试,果然管用,而且在朱兰指导下,药物费用减到原来三分之一,困扰她多年的蛋白尿也消失了。陈阿姨家人也都喜欢朱兰这个朋友:她是我们自家人,全家的健康交给她我们放心。
  社区居民吴俊阿姨直言,自己是朱兰的铁杆粉丝。我们老百姓心中那杆秤是最公平的,有没有爱心,是不是真心,日子久了总会看出来。有一次夜里10时多,吴阿姨犯病,打电话给朱兰。朱兰在电话里指导用药后还不放心,每隔半小时就拨过去询问当前症状,一直折腾到凌晨,陈阿姨症状消退,朱兰才休息。
  她对每个人都愿意讲,不停讲,口水都讲干了。许多居民都深切感受到朱兰的滔滔不绝,喜欢多交代一句。一名高血压患者咨询,夏天到了,我的心跳比较快,人不舒服,朱兰就问平时吃什么降压药,并告知这种药吃久了会有加快心跳的副作用。患者吃惊,这种药吃了12年,还是第一次听说这药有副作用。难道以前帮我看病的医生都不知道这个副作用?不过是懒得多说一句而已。医者技艺固然重要,对患者的热心肠更让人感动。
  居民说,朱兰很有耐心。指导脑梗患者进行患肢康复,是件漫长而辛苦的事。一名患者因脑梗右半边身体瘫痪,连举勺子喝口粥都做不到,脾气格外暴躁。朱兰指导他进行患肢康复,不管高温酷暑,还是冰冻严寒,隔三差五就会上门。几年过去,如今老伯已能自己走动、生活自理了。居民还说,朱兰很细心。一句提醒、一个建议,让居民及早查出了恶症,捡回一条命。
  现而今,这个身形瘦削的女医生,还在社区居民中当起了老娘舅。儿子让我搬到他那里,你说去还是不去?家里吵架了,那个老头子气死我了!一天里,朱兰总能接到各种各样的热线。除了给出专业意见,她还努力站在居民角度想问题。
  朱兰也很喜欢被居民冠上的种种昵称。作为健康守门人,就是要以百姓之心为心。朱兰说,朋友圈模式,让我们服务更主动、预防关口更前移、与百姓越来越贴心。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