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的根本所在不是谁办医,而是如何确定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鼓励境外资本办医是目前我国医改的政策之一,可以说,我们国家是全世界允许外资办医尺度**的国家之一,甚至是之首。可是,为什么美国这么市场化的国家都不会允许境外资本到美国办医?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不是反对境外资本到中国大陆办医,而是实际上这么多年来,境外办医者甚少。广东是放开港资、澳资、台资和外资最早的省份,也得CEPA先行先试之先机,但是无论如何宣传,境外资本办医都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我认为,这******不是政策上一视同仁的问题,也不是政策瓶颈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资本属性和营利方式的问题,说到底就是卫生经济学的问题。如果境外资本来华办医办的是公立医院似的非营利医院,那么,面对医保病人,境外资本在理论上就违背了资本的属性,也与非营利性医院的属性相悖。实际上,我们从现在公立医院的运行模式就可以逻辑反证:我们的公立医院是营利性医院。再问,境外资本来大陆办医图个啥?因此,我认为,医改的根本所在不是谁办医,而是如何确定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 再说说社会资本办医。有人说公立医院引入民间资本是国际笑话,我认为确实也没有先例,有很多地方却要突破。我们现在提出医疗领域也可以推行PPP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也就是公共私人合作伙伴关系模式。可是,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PPP模式的基本含义。简单地说,PPP模式是政府与私人机构在公共领域的项目合作,是基于非营利性基础上的利益共享。这种合作不是公立医院院长的行为,而是政府的一种特许。国际上涉及的可以公私合营的公营部门很多,但是涉及医疗领域的也许只有英国做得比较好,比较规范。英国不允许PPP合作的私方涉足核心业务医疗和护理,主要还是后勤项目发包捆绑。联合国、世卫组织也有一些援助非洲国家的PPP项目,但也是通过招标发包。国际上为什么没有我们所认为的那种全面的PPP模式的医院呢?因为他们注意到医疗服务产品与其他公营部门所提供的不一样,更多考虑的是医疗的伦理问题。 既然如此,为什么中国依然提出在医疗领域可以推行PPP模式呢?对此,我们不由得提出两个疑问:一是社会资本为什么会青睐公立医院,并愿意与其合作?二是政府为什么要鼓励私人资本参与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经营?其实答案并不复杂。对于前者,公立医院具有悠久的文化品牌沉积,专业结构合理,医生团队整齐,营利能力强,平台起点高,更重要的是公立医院在政府的金漆招牌下,发展之路更为顺畅。而对于后者,从经营的角度来看,政府本不应该将优质资源拱手让出,与社会资本分利,除非是劣质资产。可如果是劣质资产,以赢利为目的的社会资本又怎么会傻乎乎进入呢? 社会办医是医改的一项重要任务,目的是提供多层次服务,但******不应该是医改的关键所在。医改的关键所在应该是解决民众的看病难与看病贵,而这项工作的关键在于政府的责任如何去落实。假如公立医院不能为民众提供公平、可及、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那么就说明政府忘记了办医院的初衷,甚至是失责,这时公立医院就应当退出,或者改弦更张。如果仅仅希望通过社会办医或者通过在营利性的公立医院里面建立平价医院来为民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产品,这本身就是一种懒政的做法。事实上,几乎没有人认可我们的公立医院就是政府办的公立医院。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