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医患纠纷一直是一个关注度高、不易解决的社会问题,甚至衍生出了医闹这一职业。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也一度成为患者家属解决医患纠纷的准则。
那么如何才能突破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这一怪圈呢? 构建一个医患纠纷对接平台显得非常必要。2012年8月21日,第三方调处医患纠纷的专门机构上饶市医患纠纷预防与调处中心(以下简称医调中心)应运而生。据了解,该中心成立两年多来,受理调处医患纠纷207起,结案188起,调解成功178起,转诉讼10起。个案最高赔付93万元,最低赔付2000元,零赔付16起,调解成功率达95%,成功实现了医疗纠纷从大闹大赔到大错大赔的转变。 关系紧张致医闹事件频发 2011年5月下旬的一天,上饶县董团乡一小孩因患先天性心脏病,在上海开刀动了手术但效果不佳,再次送回上饶市人民医院治疗,后因患者病情危重,经抢救无效死亡。同年5月30日,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董团乡村民游良(化名)纠集了近百人,封堵上饶市人民医院,并殴打医生,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 事情发生后,市人民医院百余名医护人员到市信访局上访,要求惩处医闹。为此,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由分管副市长率领市信访、卫生、公安等部门负责人赶赴现场,对该起医疗纠纷展开调查,分清责任进行了处理。同时,对为首的打砸人员采取了必要措施,对医患双方进行了初步调解。 虽然事情逐渐平息,但隐藏在医闹事件背后的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什么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尖锐?医闹事件为何频频发生?又该如何维护医患双方的正当权益,打破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的这一怪圈? 4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饶城带湖路的上饶市医患纠纷预防与调处中心。市司法局副局长毛祖宾告诉记者,在医调中心成立之前,解决类似的医患纠纷主要有三种方式:卫生局的行政调解,到法院起诉,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解决。 但医患间互不信任难以和解,卫生部门调解公正性常受患方质疑,走法律途径成本高、时间长&hellip;&hellip;构建一个医患纠纷对接平台,成立第三方调处医患纠纷的专门机构,帮医院解难、帮患者维权,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2011年年底,<上饶市医患纠纷预防与调处暂行办法>出台。经过紧张筹备,2012年8月21日,上饶市医患纠纷预防与调处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开门迎客。 疏堵结合赢得医患双方信任 毛祖宾告诉记者,医调中心对辖区内的各类医患纠纷实行免费咨询、免费受理、免费调解。医调中心受理市中心城区规模以上医疗机构与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包括医疗事故纠纷、医疗事件纠纷以及医疗服务纠纷。通俗地说,患者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了各类医疗纠纷,都可以向医调中心求助。 毛祖宾说,医调中心处理医患纠纷一直坚持疏堵结合,光堵不行,光疏也不行,调解员不仅要有丰富的经验、专业的素养,更要能摸透医患双方的心理,把握好调解的刚柔节奏。 2014年4月,上饶县田墩镇村民老赵16岁的儿子常常头疼、鼻塞流涕,老赵带着儿子来到饶城一家大医院治疗,经医生检查诊断为鼻息肉。随后,老赵的儿子在两个月时间里,先后在该医院进行了2次鼻息肉切除手术。然而第二次手术结束后,老赵的儿子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严重。同年6月,老赵的儿子被转到上级医院,并被确诊为鼻腔癌晚期,并于2014年7月14日经救治无效身亡。 医调中心介入后,从多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处得到了两点重要的信息:一是鼻腔癌若是及时发现,是有治愈希望的;二是医院为患者做了鼻息肉切除手术,可能会加速病情的恶化。随后,医调中心为得到更为实质的证据,经医患双方一致同意,对此案件进行了司法鉴定。 鉴定结论显示,医院需承担15%的责任。按程序,本该根据鉴定结果计算赔偿,但医院提出,他们投保了医疗责任险,只承认法院的判决书,要老赵去法院起诉他们。而老赵认为鉴定出的医院责任太低了,而且都调解了这么久,医院还要他们去法院,是故意刁难。老赵于是有了与医院同归于尽的想法。一直关注该案的毛祖宾要求医调中心务必稳住老赵的情绪,不要做任何过激的举动,为此医调中心刘主任几乎每天都找老赵谈心。当得知老赵是一个练家子时,武警出身的刘主任还陪他一块练拳,帮他发泄情绪。另一方面,毛祖宾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向医院说明调解协议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并联系老赵所在乡镇,要求他们派出得力干部配合调解。当了解到老赵贫寒的家庭状况时,毛祖宾等人还找到信访、民政等部门为其争取救助政策。通过多部门的协调,经过10余次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 客观中立第三方调解贯穿始终 有的时候,家属去医院闹,不是为了让医院赔点钱,更多的是想要一个公正的说法。为了还医患双方一个公平,这两年来,我们医调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每一次调解过程中都坚持做到客观公正,专业合理。毛祖宾说,正是如此,才有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愿意相信医调中心。 市民叶女士今年52岁,因患眼疾于2013年9月到饶城另一家大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右眼玻璃体积血、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高血压病。2013年9月30日,在该医院局部麻醉下进行了手术治疗,但由于术后突发性出血,最终导致叶女士右眼失明。叶女士认为医院进行的手术不但没有将眼疾治愈,反而导致自己的视力完全丧失,医院应承担赔偿责任。 医调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案之前已由上饶市医学会做出了不属于医疗事故的认定,但叶女士认为,不属于医疗事故不等于医院没有过错,不用承担赔偿责任,她想要的只是一个说法。 医调中心对医患双方进行了多次调解,叶女士提出医院要支付给她10万余元的赔偿,然而医院仅愿意以退还医药费的名义向患方补偿8000元。最后,双方约定做医疗过错鉴定,查清事实。最终鉴定结论为:医院存在轻微过错,其医疗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间接因果关系,综合评估参与度为5%-10%。虽然鉴定结果医院的责任不大,但却得到了叶女士的认可,因为本次鉴定是由叶女士自主选择的异地司法鉴定机构所做出的,从根本上打消了叶女士的顾虑。最终双方根据鉴定结果自愿签订了由医院向患方赔偿5000元的调解协议。 观念转变由大闹大赔变大错大赔 原来一旦出现医患纠纷,患者家属倾向于以闹求赔,总想着大闹大赔,医调中心介入后,会根据专业鉴定结果来评定双方责任,在保证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大错大赔,小错小赔,没错不赔,并且让医患双方都心服口服。 毛祖宾告诉记者,医调中心作为第三方调解机制,它就像处理医疗纠纷的缓冲区,为医患双方提供了一种更优的选择。让医疗纠纷得到不偏不袒、专业化、相对公正合理的解决,同时能让医疗纠纷及时处置率大幅增加,赔偿金额也更趋合理性。 医调中心设立的2年多里,实现了四个下降,一个上升。四个下降就是市区范围内信访量下降,实现了零上访;医院赔付金额相对下降,医院大的医闹事件件数下降;公安为医患纠纷的出警次数下降。一个上升是医调中心的公平、公正性得到认可,医患双方对医调中心的信任度上升,患方主动到医调中心申请调解的次数上升。 毛祖宾告诉记者,总体来看,饶城的医疗纠纷中的维权行为逐渐回归理性,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主动选择人民调解等合法途径解决问题,全年没有发生一起严重影响医疗秩序的大规模医闹事件。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