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底是药店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简称新版GSP)认证的最后期限,许多单体的、无执业药师的药店为了通过认证,将目光再次锁定在连锁加盟这条道路上。而对于一些有志于扩张壮大的医药连锁企业来说,这无疑为他们提供了现成的门店资源,带来规模上的优势、地理空间上的拓展和利润的增加。 不过,从这几年药店加盟双方的合作来看,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总部提供的营销支持和管理指导不符合加盟店经营现实、加盟店私自采购进货、对总部的政策和执行命令不配合等。那么,从以往的经验看,加盟存在哪些问题?当出现加盟“危机”时,连锁总部是如何“公关”的?业内人士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只收加盟费,连而不锁? 2007年,河南郑州市药监局针对“连而不锁”、零售门店私自进购不合格药品的现象进行了药品流通秩序专项整治,并取缔无证经营1160户,查处了不能保证统一配送“连而不锁”的药店1797家。2011年,河南省政协再次将加盟药店连而不锁列为重点提案。 2014年,乳粉进药店销售在全国展开,一家某大药房加盟店的老板反映,总部多次强制要求他们加盟店进行奶粉销售,没有销售出去的奶粉还要加盟店自己“买单”,且供货前预扣2000元营业款。而该大药房分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却表示,这是公司的内部管理规定,各分店必须严格执行。 点评 连而不锁的现象是药品零售行业的历史遗留问题,早年连锁企业对加盟店重量不重质,在没有对加盟店进行严格筛选和管理规范的环境下盲目扩张,虽短时间内达到效果,但由于连锁总部对加盟店缺乏有效管理,使加盟店乱象丛生,成为管理部门的重点治理目标,最终影响企业品牌。 同时,由于连锁总部长时间对加盟店没有后续服务能力,也令加盟店对连锁总部没有认同度和向心力。在双方缺乏沟通和了解的背景下,连锁总部自然不了解加盟店的实际运营情况,不能及时为加盟店提供合适的商品与经营改善意见,改善加盟店的销售经营状况。而加盟店也不清晰连锁总部制定的发展规划和近期重点推进的品类及项目,以提前做好资质申请、产品引入、销售培训等准备工作,配合连锁总部的品类与项目的推进。这就导致上文中的极端情况出现,使连锁总部与加盟店貌合神离,不但不能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甚至互相制约,使加盟模式发展每况愈下 加盟药店“体外”购进药品? 201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披露,在保健食品执法检查和抽检中,发现“湖南×芝堂零售连锁有限公司安乡紫珑店”售卖的减肥胶囊含有违禁化学药物成分,随即该公司发布公告称:被查出销售不合格产品的安乡紫珑店系其加盟药店,未经公司许可违规从其他渠道私自购进药品,已经终止该店的加盟协议,并积极配合药监部门对涉事药店进行了严厉处罚。 点评 加盟模式由于成本低、收效快,在药品零售业发展初期的确是连锁企业快速实现规模扩张和品牌效应的有效捷径。从政策上说,虽然连锁总部对加盟店理应全部实施统一的管理标准,但受制于种种客观原因,加盟店并未严格执行,甚至存在违规私自组织货源,不从正规渠道采购的行为。湖南九芝堂零售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彩虹表示,私下采购、销售药品对连锁品牌影响巨大,不但有可能容易受到相关部门的责罚,甚至有可能造成用药安全事故,使连锁多年累积的品牌毁于一旦。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是由连锁总部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通过正规的渠道统一采购,在采购的同时要求供货企业提供合规的票据,并且安排和培养相关的人才,在操作和监督上做好层层把关。 是否听从管理谁说了算? 2008年,天津瑞澄大药房成立连锁公司。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瑞澄的门店数达到了78家(包括31家加盟店)。据报道,对于加盟店的管理,瑞澄总部不允许加盟店从其他渠道进货,并且每月有突击检查。除了采购外,培训也是统一的。每月的员工专业培训和店长的营销分析会,加盟店都必须参加,否则总部会在加盟押金里扣取费用;全年超过5次不参加,则考虑是否允许其继续加盟。配送、培训、营销分析会、所有的营销方案、每年的年会,瑞澄的直营店与加盟店都是在一起的。天津瑞澄大药房总经理闵丽表示,“全国的连锁都说加盟店不好管,但是我的态度是,他是否听从企业的管理,完全取决于企业的态度,如果企业把他当成一家人,那他没有理由把自己当外人。” 点评 在大零售行业中,以统一的规范和准则,严格管理所有加盟店或特许加盟商的服务流程、服务标准、服务方式甚至服务态度,是零售业界的常态。然而在药品零售行业,由于药品的特殊性、门店员工专业药学知识的参差性,及消费者个人病症的差异性,使药品零售行业难以对门店的服务标准做统一的管理规范,这也使每个门店之间的服务水平有所不同。 隶属于连锁药店的加盟店,虽名义上由连锁总部实行统一管理,但如果连锁总部没有实行管理义务,提出明确要求(如所有加盟店都必须统一参与由总部组织的培训活动和营销会议),就会导致加盟店与直营门店之间的服务水平有巨大差异,甚至营销活动也不能全面铺开,最终影响连锁企业与上游厂家的品牌合作,冲击连锁企业的销售业绩。因此,天津瑞澄大药房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而连锁总部加强加盟门店的管理,也是加盟模式得以继续生存的必然趋势。 加盟店由谁控股? 2011年,同仁堂在公司内部展开了大规模的品牌风险清查行动。在品牌风险清查中,曾被曝欺骗消费者的加盟药店成为整顿重点。据报道,违规的这家同仁堂加盟店由公司一名退休老职工经营,将来源不明的中药高价卖给外国游客,导致外国游客投诉无门。事件发生后,同仁堂将该店关闭,并暂停了所有新药店的开设,着手将当时的30多家加盟店变为直营。不过,当时的负面新闻也让同仁堂几百年积累下来的品牌形象受到威胁,这也让同仁堂对品牌保护格外重视,整顿过后,以控股或直接投资的方式扩张零售药店网络。 点评 鉴于各地经营环境的差异较大及药店饱和度较高的现状,发展加盟店是比较快速的扩张手段。不过,以往的许多案例证明,如果在管理上不能实现对加盟店的控制,数量的增加不但没有意义,而且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和品牌带来伤害。前几年,一些连锁把加盟店砍掉只开直营店,有点矫枉过正。出了问题后,同仁堂采取的做法是加盟店必须由同仁堂控股,这是理智的做法。新版GSP实施的大环境下,“药店托管”盛行,其实数量庞大的单体药店中也不乏优质资产。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