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重庆市约千名尿毒症患者因新版医疗服务价格走上街头,称坚决反对透析涨价。此事缘于5天前在重庆市正式开始实施的新版医疗服务价格。面对街头抗议,重庆市长黄奇帆于4月1日组织召开了紧急会议,恢复医改前的价格标准。就此,实施仅仅一周的重庆医改,宣告失败。
![]() 有关此次医改失败的原因,各类分析已经纷纷登上报刊网络。例如,从政策制定的民主性出发的分析认为,方案从公布到实施,再到叫停,分别只用了2周时间,如此短暂的时间很难充分吸纳社会公众的意见,从而导致了方案公布后出现千人街头抗议的事件;又如,有上海专家表示本次医改匆匆失败还要归咎于城市本身的问题,即重庆市在医保资金方面存在巨大缺口,存在大量重复参保的人员,且人口老龄化极其严重,职工担负老人比例过重。 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尊重改革的规律。医保入不敷出,当然存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按项目而不是按病种来调节价格,也势必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制造新的抗议主体。政策的制定要广泛吸纳民意,这是确保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一个重要方面,违背了自然就要付出代价。不过最终,医疗服务还是一个市场,提供服务和享受服务都是一种交易,都必须遵循价格权由市场来定的客观规律。 此前的多次医改,都存在下述这样一个问题:提高大病、慢性病的报销比例,同时提高医疗费用的名义价格,这样可以确保患者自费部分基本持平。这样做可以将医疗服务的供给方医院、药品和医疗设备厂商的蛋糕做大,同时满足了许多患者的心理预期或者大病患者的降低费用的期待。但最终,埋单的是社保体系,如果资金出现缺口,这样的游戏就无法继续。 重庆正是面临着这一困难,而走出这一困局,根本上必定不能是增加财政补贴这是一个无底洞,而必须重新梳理医疗服务市场的价格。现有的医改无论如何调价,最终体现的都是政府垄断机制运作的结果,市场的力量被排除在外。目前,所有的医疗服务价格乃至检测价格、药品价格,都是政府定价的结果,竞争的缺乏导致我们无法找出最优质的医生、设备和药品。行政化的医院在分配收入时过于看重级别和资历,而弱化了医术、贡献的作用。这些行政干预导致了医疗资源浪费严重,大量优质医疗资源被重复消耗在小病、开药上,优秀的医生精疲力尽,行医环境恶劣,医患矛盾重重。 医疗关乎人命,不是行政垄断的理由,正如粮食问题、衣着问题,何尝不关乎人的最基本生产,但在引入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后,问题迎刃而解。我们不应否认医改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但所有这些原因都不是拒斥医改走向市场化的障碍。对于政府来说,应退回监管者,而不是定价者的角色。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