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斯大学、得克萨斯大学休士顿医学中心与圣安东尼奥医学中心以及得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初步研究发现:在舌头上或者颊粘膜上轻轻刷一下就能够检查出口腔癌,检查的成功率与活组织检查等侵入性检查技术的检出率相当。 这种利用莱斯诊断性纳米生物芯片来做的新型检测方法在检测患者是否存在癌性病变或者癌前病变方面的检测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93%,与传统的检测方法一样好。 研究结果刊登在癌症预防与研究杂志网络版上。 莱斯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的Brown-Wiess 教授John McDevitt说,“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是说明了微型化的非侵害性的检查方法得出的结果与病理学家的检查结果一样。” John McDevitt教授的实验室在莱斯生物科学研究合作中心研发出了创新性的纳米生物芯片技术。 图:莱斯大学的John McDevitt教授手持目前还处于实验室阶段的检测设备读取纳米生物芯片,寻找口腔癌以及其它疾病的迹象。 每年,全世界有超过30万人罹患口腔癌,其中,仅仅美国每年就有3万5千名口腔癌患者。口腔癌的五年存活率是60%。不过,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口腔癌,五年存活率就能够上升到90%。 John McDevitt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正在研制一种比较便宜的芯片,这种芯片能够把癌前病变与另外95%的不会癌变的病变区分开来。 这种创伤最小的检查技术能够在15分钟后就看到结果,而不是象现今使用的实验室诊断技术需要好几天才能出结果。有了这种新技术,患者就用不着做带有创伤性的、会引起疼痛的活组织检查了,只需要用一个样子很象牙刷的器械轻轻刷一下颊粘膜上或者舌头上的病变部位就能够做检查。 McDevitt教授说:“诊断与检查学的这个领域一直都在受到科学界和临床界的强烈质疑。问题的一部分就在于目前还没有能够以可靠的方式发挥作用的好工具。” McDevitt教授是2009年从位于奥斯丁的得克萨斯大学来到莱斯大学的。 McDevitt教授说,患者口腔内存在的可疑病变通常是牙医或者口腔外科医生首先发现的,最后的结果就是用解剖刀或者穿孔器做活组织检查,每隔6个月做一次活检。“接受了活检技术培训的人在寻找病变部位方面没有问题。” “问题在于下一步——取下某人颊部的一大块组织。我们这篇研究论文的核心就是研发出一种更为仁慈、带来更少痛苦的诊断办法,早期研究显示我们的技术获得了显著成功。” McDevitt教授说。 2万家牙科招聘,6万名牙医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