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医改大幕已开启,给医保、医疗以及整个大健康领域提供了充满想象的政策红利。相对于国外成熟的医疗健康市场,改革后的国内医疗健康领域将构建何种面貌的行业产业链?在"互联网+"商业形态中,又给社会资本提供了哪些空间和机会?在近日沪上举行的"2015复旦EMBA互联网医疗与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知名学者、投资人、互联网医疗领军人物与业界高管,围绕当前社会背景与市场环境,解读政策路径与产业趋势,探讨新一轮医改带来的商业机会与微观对策。
1、医改突破口 2015年伊始,医疗与健康话题再度成为社会焦点。1月1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实施,**亮点就是明确保障公众健康这一环保******目标,健康入法引起举国关注。 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并试点运行,这意味着医疗改革正渐渐涉入深水区。"未来十年**的产业之一就是医疗健康产业。"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就他长期以来对医改的深入研究作了路径解读。 "新医改以来,******政府多次强调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医改工作重心,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建设投入大量资金,并试图构建小病在基层、大病去医院的分级诊疗体系,以缓解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困境。但五年改革过去,从目前的医疗卫生格局来看,大医院占******主导地位、人满为患,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庭冷落,医疗费用节节攀升,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反而愈加严重,这明显与医改初衷背道而驰。"朱恒鹏强调。 在医疗体制改革举步维艰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医疗有望通过提高医疗机构效率、让患者掌握主动权、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等方式突破传统医疗服务短板,并对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产生颠覆性影响,成为撬动医改顽石的重要杠杆。 "互联网就医带来的便利除了流程少外,可供选择的医生资源也较多。在这些因素下,多数白领及使用手机的用户开始热衷互联网渠道就医,即使未病也可以通过与线上医院、医生的沟通过早介入而维持健康。""造成老百姓看病难、挂号难的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而互联网大数据可以让患者在选择医院和医生时耳聪目明,从而缓解看病难顽疾。""我国传统医疗服务具有垄断性、专业性强等特点,医生掌握很强的信息优势,这是导致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之一。在互联网上,患者可以同时向多位医生咨询,选择回答最迅速,或最细致耐心的医生,掌握更大的主动权。""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老少边穷地区医疗条件仍很落后,网上医疗、远程就诊等方式能快捷地将优质医疗资源覆盖到这些地区。""以往医院的处方、病例资料都是零散保存于各个医院,医生过度医疗、开大处方的情况时有发生。通过搭建互联网监管平台,医生的医疗行为实时呈现在网上,有利于主管部门遏制大处方、缓解百姓看病贵。"业内人士纷纷表达了各自观点。 除此之外,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还将对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产生颠覆性影响。医改界人士认为,随着移动医疗产业快速发展,对患者信息的掌控将推动医院从提供医疗服务,扩展到提供更符合患者需要的个性化健康服务。预计到2017年,我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移动医疗市场,普通群众就医方式也将发生巨大变化。 如此,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的美好"钱景"吸引了资本大量涌入。2014年以来,互联网企业掀起投资移动医疗的热潮。5月,阿里巴巴推出"未来医院"计划;8月中旬,"春雨移动健康"宣布完成5000万美元融资;9月,"丁香园"获得腾讯投资7000万美元;10月,挂号网获1亿美元融资。 据互联网医疗研究院投融资数据库统计,2014年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融资达103起,披露的融资额达141790.09万美元。其中天使轮融资30起,披露融资额近970万美元。 "2015年将是移动互联网大发展的年份,也是资本大范围涌入这个领域的时机。"业内人士透露,今年将有更多互联网医疗产品出现,参与推动医改的进程,"预计2017年我国移动医疗市场将达到125亿元左右规模。" 2、投资策略 虽然政策利好和"互联网+"让互联网医疗更具发展前景,但在投资人眼中,一切的商业行为最终要回归到商业目的本身。 "目前,基因检测、医药电商、可穿戴医疗设备以及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应用,都是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明星领域。但是,诸如网上限售处方药、医药不分开处方难外流、医保不能线上支付、医保统筹账(医保占比**部分,只在医院使用)不能用于零售终端支付等政策困境,制约了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致力于医疗投资的景林投资董事总经理汤国平在论坛上以自身丰富的项目运作经验,分享了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投资实践与心得。 "现在我们谈移动医疗和互联网医疗还是太虚了,很多三甲医院连内部的信息化都没有做好,怎么让它往互联网上走?"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医疗在当前存在着许多"困惑",比如,当前的互联网医疗政策呈"趋势虽向好,进度却缓慢"的状态;又如,传统医疗利益链中,医院和医生的既得利益难以被突破;再如,现有互联网医疗的行业标准缺失,各机构间信息尚未实现互联互通,挑战较为严峻。另外,由于医疗本身所涉及的个人隐私性也对互联网医疗提出了高标准的安全要求,同时,国内患者的长期思维习惯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互联网医疗的推行。 不过,尽管当前的互联网医疗存在着一些不切实际的问题,但投资人同时认为当前大环境中存在着诸多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的利好因素。在汤国平看来,这些利好因素主要可以归纳为政策、技术及资本三个方面。而这三个利好因素催生了互联网医院、大数据、医药电商及移动医疗应用四个互联网医疗的投资热点。"互联网医院包括云医院、网络医院和远程医疗三个方向。"汤国平表示,"我个人很看好网络医院,原因是当前的公立医院被限制扩张,而网络医院模式可以很好地绕过这个限制,让更多二三线城市的三甲医院都可以通过这种模式实现医院的扩张。现在有很多医院都在经营上慢慢转型,将门诊转移到网络上,用更多的固定资产做住院服务,这样就不会使医院和患者都浪费大量时间在排队挂号或拿药上。" 对于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汤国平的看法是,由于当前缺乏统一的质量和收费标准,所以即便国家已经放开相关政策,但发展依然比较缓慢。"我们在投资界天天看企业,都是一些专门做大数据的企业在融资。"对于大数据,汤国平认为是当前投资的一大热点。他介绍,国内外医疗界都对大数据非常重视,在国内有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正成为大数据的引擎,而在美国,奥巴马政府推行的精准医疗也是尝试通过大数据,建立国家信息化平台来实现国家经费的节省。 对于医药电商,尽管目前在做的几家公司的利润都不大,但汤国平却很看好,"医药电商至少能解决问题,在任何一个环节都能产生收入。"他说,中国的医院有两个地方能产生收入:诊断和药品,而药品是必需品,在每个环节都能产生收入,这也是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上市公司都在大力出资做医药的原因。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