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以健康管理为核心的移动医疗在中国快速发展,大量创业项目涌入慢病管理领域。在目前众多的慢病管理项目中,对糖尿病人的健康管理和服务项目又是重中之重。但是,众多的糖尿病项目却始终营收乏力。移动医疗领域缺乏保险公司和雇主作为支付方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目前用户习惯和医疗体系很难支撑这样的项目。 医疗资源匮乏导致后台服务软肋 在谈到糖尿病的移动医疗项目时,各方都会津津乐道于美国的Welldoc。Welldoc处方必须由医生开具,最终由保险公司和雇主买单。现在中国在没有商保发展的前提下,很难指望糖尿病app会获得较好的营收。因此,项目方都将宝押在药厂这一支付方上。 随着药品专利的集中到期和对价值医疗的强调,美国的药厂都已经开始将营销方式从纯粹的卖药转变为药效管理,通过为用户提供移动医疗产品来提升药品的疗效。就中国市场而言,外资药厂由于面临合规困境,不得不加速通过进入移动医疗领域来抢占先机。 但上百个糖尿病的app项目同质化非常严重,总体缺乏核心竞争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后端的服务能力跟不上。由于中国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医院,为了迎合病人的需求,现在的app普遍都将后端服务资源跟三甲医院连接。但是,大医院的医生太忙也不屑于为了这点小钱来为慢病患者服务。这使得这类app在后端服务上具有天生的软肋。 基层的全科医生在慢病管理上具有明显的优势:离病人近,可服务时间长,可以全程跟踪病人。但是,中国基层医疗资源长期匮乏,制约了糖尿病app在后端服务上的能力。因此,糖尿病app要想发展,最终取决于谁能抓住优秀的基层医疗资源。而这取决于在未来5年内,基层医疗的发展能否真正全面铺开并获得较大的进展。 强化资源、吸引用户是**挑战 糖尿病app在中国发展的另一大难点是如何转变用户的习惯。中国长期缺乏运动文化,对饮食的控制意识也非常薄弱,这都不利于这类app建立用户粘性。虽然糖尿病管理app可以要求用户对其行为进行管理,但到底有多少用户愿意坚持。根据新加坡的一项调查,只有两成人会愿意使用移动医疗产品来控制疾病。亚洲人特别是华人的总体习惯是相近的,这项调研给我们的启示是,用户教育仍需一个漫长的过程。 总体来看,糖尿病管理app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需要长时间的用户教育,依赖线下医疗体系的变革和支付方来壮大自己的实力。因此,百“糖”大战仍将一直持续,再多的资金也总有烧完的时候,如何真正强化自身的资源以吸引和粘住用户才是各家公司**的挑战。线上的成败最终取决于线下的变革能否朝理想的方向发展。 /文 西潮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