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14年的发展,浙江天天好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金良用十二个字加以总结:稳中有升,平静发展,等待政策。 在他看来,2014年市场上有太多话题可以谈论,也给行业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变化,比如卫计委对社会资本进军医疗机构的开禁,比如网上药店处方药开禁的探讨,比如新版GSP要求药店配备执业药师等等,比如一心堂、益丰、老百姓等的资本化……上述种种,使得市场变化太快,有些看不懂。 “对于我们大不大小不小的企业而言,既不敢盲目跟进,也不敢骤然收缩,**的方法便是等。”陈金良坦言:“我们在不断地学习,看市场的变化与走向。” 等待政策风口 在陈金良眼中,零售药店的管理再精细化,内部结构再不断优化,就如同每天都要吃饭一样,是企业的常规动作。“对企业而言,最最关键的其实是行业的整体发展走向是什么,企业所处区域的政策有无大的变化,企业有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划……” 正因如此,顶层设计的走向成了陈金良时刻关注的问题,比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014年6月4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0号文件)指出,要加快县级政府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探索综合设置市场监管机构。而早在2013年12月9日,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便已试点启动,在县(市、区)整合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能和机构,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时通过重新布局结构,综合设置市场执法机构、基层市场监管所、技术检验检测和市场投诉举报等机构。 对此,陈金良说:“政府职能机构的整合,长远来看有利于企业发展,这是肯定的。但实际上,短期内未必是好事。比如,原来药监部门对行业的认识很专业,现在‘三局合一’,人员势必会进行调整,管理的思路也可能因此与之前不一致,企业需要重新适应。”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其实是很被动的,有时候甚至是致命性影响。 与此同时,2014年还有一件大事制约着天天好的发展步伐,那就是新版GSP认证,“我们将较多精力放在这方面,也投入了大量改造费用,公司因此成为浙江省内最早通过认证的连锁药店,成为业内的标杆企业。”陈金良说。 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加上开篇所提一系列的市场变化,在陈金良看来,“能谈论的很多,但能做的极少。”“2014年,浙江或杭州区域的绝大部分零售药店都在很平稳地发展,找自己的出路与定位,不断等待政策的磨合与明朗。” 市场提前布局 相对于“2014年看多于做”的表现,陈金良认为2015年将会是有大作为的年份。他以自己最熟悉的浙江或杭州市场为例做了分析: 在杭州市场,零售企业开设新店,初始投资得三四十万,而租金、人力等刚性成本的不断上涨,导致盈利周期拉长,即便最小规模的药店,前前后后的总体投入也得在150万元左右。“因此,企业首先要做好亏两三年的准备。”也就是说,传统的开新店路径已非当前环境下的最优选择,故陈金良建议零售药店做一些差异化经营,比如抓住医疗机构大发展的风口。 目前,政策趋势日渐明朗,各个地方正在推进相关落实举措,比如医生多点执业的放开等。“行业已经有了发展的风口,未来只会越开越大。”陈金良说:“天天好正在大力进军医疗领域,重点是投资设立中西医诊所,以求医与药结合,用专业带动药品销售。” 查阅监管部门披露的信息,也可以发现陈金良在这方面的部署安排:2006年2月13日,浙江天天好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杭州一天天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原名杭州一天天好投资有限公司,经过两次增资后注册资本由1000万元升至5000万元。2012年10月30日,控股集团又投资设立了杭州孝福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次年8月5日被当地工商局核准,接下来便以其为主体设立多家诊所:2013年9月23日,文二西路中医诊所面世;2014年11月7日,古墩路中医诊所挂牌;同年12月5日,骆家庄西医诊所获准营业…… “截至到2015年2月,集团旗下已有4家诊所在正常营业,加上正在申请的两家门诊部,天天好已有6家医疗机构获得批文,并且有2家还拿到了医保定点资质,2015年准备做到10家。”陈金良说:“诊所与门诊部的区别在于规模,后者的科室更齐全一些,专业力量也更强大一些。诊所的投入全部是自有资金,暂未考虑多种途径的合作,但是会请专业人员来运作,利用名医生的资源、管理医院的经验来提升运营效益。” 陈金良还透露说,未来条件成熟时,集团会将旗下的医疗机构进行连锁化运作,以**化整合资源,发挥优势。 除了在医疗领域布下棋子外,陈金良还在不断研究互联网经济带给传统药店的发展机会。 2014年12月22日,天天好拿到了向个人消费者提供药品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谈及运作思路,陈金良说:“对于网上药店,这不是我们的长项,原来的团队对其有概念,但没有实操,所以我们准备邀请专业团队介入,搭建四五百人的运作队伍,双方各有投资,天天好提供所有的后台支持,包括商品、物流、配送等,相信到2015年结束时会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 除此之外,陈金良也在不断研究阿里健康与药店的合作模式,并让天天好大药房尝试性介入。在此过程中,他发现了其中的许多问题或不足,比如抢单模式会否将药店重新带入价格战的泥潭?比如类似于滴滴打车的补贴模式能持续多久?比如药店会不会把所获补偿再投入到价格战中?比如医保体系能否很快实现链接?又如何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漏洞,以化解医保费用的压力?比如消费过程仍很难体现方便性与及时性,对年轻人难以形成吸引力?…… “很多环节都没有看清楚,但又不能不跟进,所以只能边试边看边了解,以求找到真正能给药店带来价值的利益点。”陈金良说。 作者:赵振基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