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英,浙江滋福堂医药连锁的一名普通店长,从事药品零售行业仅仅一年有余,竟然收获了公司内部评定的最佳营运门店奖、锐意进取奖等5个奖项,荣誉光环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挑战自我” 在进入药品零售行业之前,由于受家庭因素的影响,陈洪英经营了一家餐饮企业;后来因为照顾只身就读于艺术学校的女儿,她搁置事业而成为了一名全职妈妈。两年后,当一切重新步入正轨,陈洪英没有再回到熟悉的餐饮行业,而是进入了陌生的药品零售领域。 这一决定得到了丈夫的支持,却遭到了女儿的反对。面对母亲从老板到员工的巨大落差,女儿在同学面前总是羞于启齿,甚至会刻意回避这样的事实。为此,陈洪英总是安慰女儿说:“每个人的人生都可能有多个转折点,有多个新起点,要学会勇敢面对。”现在的女儿已经逐渐认可了她的工作,甚至会主动在朋友圈中分享母亲的工作照。 女儿的心理活动也正是陈洪英的真实写照,在劝慰女儿的同时,她也在勉励自己。她说,刚开始的时候在门店遇到熟悉的朋友会主动把脸转过去,至今还有很多朋友认为她是门店的老板,但环境迫使她不得不被动去面对现实,“我会用‘挑战自我’来答复朋友”,久而久之,这句话成为了陈洪英不断超越自己的精神支柱。 挑战当然非止于此,进入药品零售行业,陈洪英遇到的**阻力就是行业的壁垒。对药品知识储备如同一张白纸,更是从未听过关联销售、终端拦截等词汇,零起点的她开始囫囵吞枣式的学习,不过显然她是睿智的——“药品知识是学不完的,我的底限就是保证学到的东西能够说服我自己”。 “火慢慢烧” 在营业员的岗位上,陈洪英只停留了5个月的时间,便被公司委任为宁和店店长职务,并自此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5个月的速成店长,究竟遇到了哪些挑战呢?陈洪英说,一是来自员工,二是来自业绩。 宁和店都是老员工,初来乍到的陈洪英缺少足够的威信,为此她选择了一个“忍”字。“以前自己做老板,对员工是一种俯视的姿态,但是店长必须要把自己摆在最低的位置,才能逐渐瓦解员工的敌意。”陈洪英说,“有人喜欢‘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是我喜欢让这把火慢慢烧。” 谈到对宁和店的第一印象,陈洪英一脸无奈——由餐馆转型而来的陈旧平房、凌乱不堪的门头以及“像隧道一样”的狭长格局,而且周边环绕着四五家竞争门店。陈洪英决定首先要改变门店的形象,当时相对缺乏号召力的她并没有发号施令,而是亲自用肥皂水清洗地面,对来自员工的冷嘲热讽也是置若罔闻,当水泥地面终于露出本色时,员工折服了;当然,以这一举措为起点的一系列形象改造也获得了顾客的认可。 50平米的宁和店,原本月销售额六七万元,现在已经实现翻番,陈洪英认为其中的诀窍有三,一是形象,二是服务,三是商品。陈洪英讲述了这样一则案例:有顾客指名购买某种因销量过小而被公司主动下架的产品,于是她跑到附近药店购买了该产品(价格5.5元)并以公司原来的定价(5元)卖给了顾客,这种情形在门店周期性发生,她则默默承受了其间的损失,不过她认为这是一种收获——“这名顾客后来成为了门店的忠诚顾客,即使产品价格涨到6元也没有丝毫排斥。” 陈洪英坚持每天把80%以上的精力放在门店。她说:“我被滋福堂‘带进了沟里’,同时得到了原来得不到的东西。”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