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版
   
 手机版网址 https://m.kq133.com/F3

分级诊疗:患者下沉基层不止“一步之遥”

2015-03-24      来源: 中国经济导报   访问量:114    在线投稿
  从西盟到昆明,坐车要9个多小时,费时费钱不说,病人还要一路忍受痛苦。这是今年两会期间云南省人大代表、孟连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刀永良的吐槽。由于分级诊疗目前未能很好实现将患者分流到基层医院,使得人们大病小病齐向大医院进军。
  自2009年新医改实施以来,我国就提出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但至今效果并不明显。据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统计,2013年全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达2.19亿,外来就医流动人口平均每天达70万。在三甲医院就诊病人中,约30%病人并非疑难重症,本应在基层即可治疗。分级诊疗的推行究竟难在哪里?又应如何解决?
  政府:政策、资金不到位,操作实施无章可循
  分级诊疗是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各有所长,逐步实现专业化。将大中型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如能很好实施,将有助于缓解看病难问题。
  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分级诊疗制度关键是分层体制未有建立,其实,早在计划经济年代就有分级诊疗,那时公立医院全部由国家拨款,医院不会因为创收问题去吸引病人,因此病人基本保持均衡,会逐级向上转诊。但目前国家给予公立医院的资金补贴比例较少,医院间为吸引病人的竞争使其具有了趋利性,从而导致病人无序就医,这些均导致分级诊疗推行不畅。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林野教授近日就表示,国家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仍然偏低,到目前为止,国家给公立医院每年的财政投入只占公立医院正常运转的5%10%,像北大口腔医院这样的三甲医院,国家的财政投入也只占医院正常运转的不到10%,这就造成医院不得不靠超负荷工作医疗收入累积来保持其正常运转。
  因此,庄一强建议,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基层医院收费低,层级越高的医院收费越高,就会推动有序就医。庄一强说道。
  另外,在政策方面也存在概念性政策缺失或有政策无细则的现象。例如今年两会一些代表委员提出,应号召建立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其实,构建分级诊疗的目的之一即为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然而,首先遇到的概念性难题是如何界定大病和小病?这一概念界定问题在现有相关政策文件中找不到标准答案,因此,接下来的操作实施则更是无章可循。
  另外,庄一强也表示,有些问题并非政策缺位,而是缺少操作细则。例如现在提倡的双向转诊,有政策,但并无操作细则促使其有效地实施。
  分流患者下沉应先了解基层机构切实需求
  除此之外,在香港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艾力彼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兴琳看来,分级诊疗之所以落地难,关键是有关基层医疗机构的接诊能力是否能满足患者需求的问题。
  王兴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说,社会要求要提升基层医院的专科能力,但专科能力应如何提升,没有具体的政策体系和指标。分级诊疗的落地是个系统工程,仅有好政策还不够,还需要好方法、好措施、好工具。在倡导慢性病、常见病向基层下沉的同时,基层接诊的步伐显得有些滞后。
  王阿姨是上海市的一名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隔三差五就要到社区卫生中心报到,社区医生虽能答疑解惑,但到配药环节还需王阿姨花至少一小时时间到大医院买药。对此,上海市静安寺街道社区卫生中心主治医生缪俊也表示,老年人一些常见病、慢性病的部分药物有些社区医院是没有的,患者还需去更远的大医院排队。由此看来,想要分流患者向基层下沉,首先应考虑基层患者的切实需要,按照功能为社区医院配备各层级用药。
  此外,庄一强建议学习香港,大医院一律不允许开门诊,只开专科门诊和急诊,专科门诊必须由下级医院因无能力治疗转上来。目前,北京等一些地方已先行进行试点,尝试逐步减少大医院普通门诊量,鼓励大医院主攻疑难重症。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发表评论
热门评论

暂无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最新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热门图片

本周 本月 

热门资讯

本周 本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