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如何打造健康中国,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热点。一些委员提出,医养结合是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值得推广。目前该模式在各地有所探索,但需要顶层设计使其规范化、制度化。
核心在于关注老年健康 对于很多普通的市民来说,医养结合是个陌生的名词。记者了解到,其实医养结合是近些年才出现的一个新名词,该养老模式是区别于传统的只能提供基本生活服务的养老模式的一种存在。 多年来,我国的养老模式一直比较封闭,绝大多数的养老院只是单一地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老人一旦患病,不得不经常往返于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医养结合模式将是未来养老的趋势。太原福寿和养老服务中心主任刘旭斌表示,这意味着老人在生活中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享受来自医疗等方面的健康照顾和服务,对于老人的健康来说显然是有着重大的意义。 全省各地在积极探索 早在2000年底,太原精神病医院就在老年科基础上成立托老中心,探索一种专门针对高龄、病残、失智和失能老人托老、诊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医养结合为一体的老年护理新型模式。 刚开始老人们不认可,一到托老中心就和家属们理论起来,说把你们养大,最后把我送到精神病院办的托老所。但是有些老人有了精神症状以后,冲动行为,伤人毁物根本没法在家生活。太原红十字托老中心主任李丽珠表示,红十字托老中心创办的目的就是唤起老人们的记忆,让失智老人回归到社会人群中,延缓机体的衰退。 无独有偶,在怀柔******公建民营养老院满怀柔情养老院的几位老人,得益于养老院推行的医养结合新模式,加之医护人员的专业护理,身体机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 住在养老院的老人,身体上多少都有些毛病。针对他们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康复训练方案,包括全身按摩、简单器械练习等等。满怀柔情养老院医务室主任任占田介绍,在为老人提供各种生活便利的同时,满怀柔情养老院在老人的日常医务护理和保健上做足了文章,专门聘请了有资质和经验的医生,针对不同情况的老人给予医务护理和保健康复服务。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北京、天津、陕西等地均开始启动 医养结合试点,很多地方还在政策上给予了相当大的倾斜。 亟须顶层设计推动 目前,由于缺少资金、不能纳入医保、监管主体多龙治水等问题,养老机构发展医养结合面临重重困难。 目前的医养结合大都处于摸索阶段,如何真正让这跨界的两者完美衔接,确实尚未有成功案例出现,关键就是如何找到赢利模式。刘旭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虽然养老属于关爱型事业,但企业也需要持续发展,相应的扶持尤其重要。 针对医养结合模式,省社科院研究员谭克俭表示,模式值得推广,但是要真正做到严格意义上惠及全民的医养结合,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表示,对于医养结合有一些问题需要明确,比如说医养结合的管理问题,究竟是归民政、卫生、医保三个部门谁管?如果不明确的话,可能导致三不管。此外,医疗资源是否能跟得上?医养结合后产生的费用由谁来出?为此他建议,医养结合不能简单复制,一味求快。此外要严格服务机构的准入、退出机制,规范医养结合服务行为。 12万家医院招聘,60万名医生护士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