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秀/文 在药价受药品招标管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多地公开的二次议价将成为次优的解决方案。另外,医药电商网售处方药禁令一旦放开,药品获取渠道将更加多元化,多元化竞争后药价下降,医院利益受损,将倒逼招标管制发生改变。这正在昭示一个新的时代:付费者以及用户终于在药价形成过程中开始扮演重要角色。 一、医保支付价。医保支付方式是否有效,一是取决于支付价格的制定,二是取决于招标规则的形成。按照目前的试点,医保支付价逃不了几种思路:一是平均价格、分段制定(比如重庆);二是唯低价是取(比如三明)。 尽管重庆模式更加合理,但三明市低价思路可能更受主管部门欢迎。作为公立医院改革明星,该市一举一动都会备受卫生部门的支持与推崇。而且改革也离不开既往的思路——唯低价是取。 另外,随着医保支付价格形成,谁来主管招标将有可能发生变化。由医保部门负责招标顺理成章,背负医保资金的压力,医保部门将做出最优选择(不管他们是否有能力达到)。不少地区已经将招标权力交给了医保部门,比如上海;而浙江也有意向把大病医保的药品品种交给人社部门。 二、二次议价。医保支付价要想发挥作用,现有的药品招标规则就必须改变——最终的目的是医院可以参与谈判,决定药价的高低。公立医院药品招标采购中涉及到了敏感的二次议价。有业内人指出,二次议价是违法的,不但废除了集中招标定价的法律地位,还仍可能导致权力寻租。但根本的问题出在“第一次招标”不合法。 众所周知,第一次招标(即政府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实际上是政府对招标的管制。整个过程招采脱离,企业和医生在自然需求下,不约而同都会影响药价。且为进入目录,药企必须公关政府,公关费用自然加到了药品当中。因此,必须把招标采购权还给医院,取消政府对招标的管制,恢复买卖双方的自由,让市场决定药品的价格。从现实角度说,二次议价正在动摇政府招标管制的实际效果。 今后药价采购思路不外乎两种:保留政府集中招标采购,实施二次议价;完全取消政府集中招标采购。在后面的情况下,重庆、广东第三方药品交易中心的模式或成为借鉴。政府将转变职能,不再参与医药采购过程,而以监管为主。不过,从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工作来看,集中招标采购平台依然会保留。所以,二次议价将成为主流形式。 三、网售处方药。除药品定价政策外,放开药品获取渠道也是倒逼药品政策管制的方式之一。《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修订讨论稿中,放松了对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牌照的审批。此外,国家将以正面清单形式逐步放开处方药网售(主要是慢性病处方药),允许委托第三方物流配送。 从长远看,医药电商将得到实质性的政策支持,医保、处方等问题都将逐步得到解决。按照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医院不能靠药品赚钱,而是靠医疗服务。而商务部对药品流通领域的改革,也明确提到支持“患者凭处方到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自主购药,发挥零售药店的作用”。 由此,老百姓获取药品的渠道会增加。在一些激励模式下(如药店在线竞价),医药电商的药品价格会更便宜。老百姓将有更多机会去社会药房购药,摒弃医院的贵药。对于医院来说,这近乎无情(药房收入大量减少),但却是倒逼改革的开始(包括药品采购)。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