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子龙/文 根据食药监总局要求,2015年12月31日前,境内药品制剂生产企业、进口药品制药厂商须全部纳入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并完成生产线改造,在药品各级销售包装上加印(贴)统一标识的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码,并进行数据采集上传,通过中国药品电子监管平台核注核销。 2015年开年,伴随药品电子监管的全面实施,国内全部药品制剂生产企业、批发企业、零售企业都要按照要求上传数据,由此产生的信息安全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方面,电子监管码包含着重要信息,威胁信息安全。电子监管码药品电子监管系统记录药品通用名、剂型、制剂规格、包装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数量、价格、流向等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属企业机密,若是被药监局之外以营利目的为主的企业所拥有,将威胁到企业和整个医药产业的信息安全。透过这些信息,可以绘制出国内的疾病发生的时间、地域、周期等信息,进而掌握国人的健康情况,甚至可以通过大数据挖掘建立起中国每个人的健康档案,一旦泄露后果严重。 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挖掘能建立起中国战略资源的流转及节点图,不利国家安全。药品电子监管的大数据本身包含各种商品流转的数据,通过各种商品的流转很容易分析出国家各种资源的流转,由此绘制出中国各种战略资源的流转及节点图,包括各种战略资源流转的全部流程、转化的产品形态、持有人、关联系统及相关的地点、时点、数量产能等等数据。有了这样一份战略资源的流转及节点图,中国战略资源的薄弱环节就会清晰地展现出来。这些数据如果被敌对势力掌握,将严重威胁国家安全。 现行药品电子监管系统由阿里健康全面负责运营实施,这是一家本身参与药品有关经营活动的企业,要求所有药品相关企业上传数据,等于让企业把自己的经营数据全部传给竞争对手。这对于业内其他企业来说极不公平,严重违反了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 另外,为了完成赋码、扫描上传等工作,企业需要投入巨资对硬件系统、软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还要增加专门的人员进行操作,大大加重了企业负担,增加了整个医药行业的运行成本,进而推高了终端药品价格。 药品电子监管信息是政府监管的一种手段,电子监管平台运营者同时参与相关市场运作,等于是让市场竞争的一方去监控另一方,无法保证市场的公平竞争。从信息安全角度考虑,也不宜由企业负责药品电子监管信息系统运营,因此建议如下: 其一,立即停止药品电子监管码系统由企业运营的做法,系统交由食药监总局运营并负责管理;其二,在没有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之前,停止强制企业向电子监管平台上传数据的做法;其三,对现有电子监管体系进行公开招标,寻找成本低廉的运行模式,降低电子监管对药品价格的影响;其四,将医疗机构全部纳入药品电子监管体系,实现对药品各个环节监管的全覆盖。 药品电子监管平台运营涉及信息安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应彻底改变由企业负责运营的做法,并积极寻求有效措施降低监管对药品价格的影响,让患者最终能够用上安全放心的药。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