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家喻户晓的寓言,揭示着祸福相依的简单道理。用在实体药店和网络药店身上,也别具意义。 近日有媒体报道,医疗器械有望单独获批网络专卖店销售资格,不需以“网上药店”的名目开展销售。这一消息迅速成为医药零售界的热点话题。先不论该消息是否属实,其中至少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医疗器械已经成为网上药店销售的******主力。 以笔者浅薄的见识分析,网上药店**的优势在于具有更为广阔的信息传递面,能够将优势品种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更为需要的潜在客户;实体药店则在买卖双方的信任度、专业服务的细致化、服务的针对性上见长。 医疗器械多以机械、电子仪器为主,除少数特别成熟的产品外,理应进行大量的消费者教育、消费体验和售后服务等工作。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实体药店拥有很大的充分沟通优势。但实际发展态势却与其资源占比完全背离,医械品类在不少实体药店成为不得已的鸡肋,在网上药店则是当家花旦。 但是,当我们完全读懂塞翁失马故事的精髓,其实也不难理解看似“不应该”背后的必然。 医药零售业是中国最晚开放的领域之一,处于相对缺乏竞争的舒适状态,虽然历经平价药房、新医改、药价调控等多次冲击,但药品销售和毛利增长比较稳定,占比较大,即便是多年高举多元化旗帜的海王星辰,其药品销售和毛利占比也远远高于其他品类。在药品可靠利润的“保障”下,相对毛利率较低、动销率较低的医疗器械,又有多少实体药店在实质上给予重视呢?这种重视不是偶尔或短期的专业培训、考核调整、陈列突出,而是一种战略性的持续推进,否则再大的优势也只是一种理论、一种可能,又如何与在处方药销售尚未放开而别无他途的网上药店相抗衡? 本为实体药店优势的医疗器械,在网上药店开花结果,并开启独立发展之路,如能引起实体药店的警示,尚不算晚。以医疗器械本身的经营来说,网上销售的成功,只是证明了我国家用医疗器械市场消费潜力的巨大,并未实现主渠道的转移,长短板的格局依旧,电子商务并没有在医疗器械的教育、体验、维修、保养等现实问题上让消费者满意。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实体药店如何接招,是继续一边“干打雷不下雨”地秀秀多元化,一边挖空心思在药品上维持“高利润”;还是真刀实枪、卷起袖子,一步一个脚印,从顾客角度出发,围绕健康这个主线,在满足顾客多样化需求上下功夫,实现自身发展! 在未来的健康大格局中,是出局还是兴旺,截至目前,实体药店依然主动权在握,但可以等待的时间和可以丢失的阵地已经不多了,期待可以一路同行! /武汉秋友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 尚锋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