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前往H大药房买药,要买维生素AD滴剂,营业人员引导笔者前往该区域,没问笔者任何情况,她就直接拿着两盒某品牌的维生素AD滴剂示意给我:“你拿个两盒吧!”笔者问:“有没有W牌的?”营业人员说:“没有!”然后撂下笔者一个人在那看,自己走了,笔者以为她去忙其他的事,但是看了一下,她无所事事,这是什么导购型态? 笔者分析这位店员的行为,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些套路:一是两盒一推,直接提高客单价,二是不要推荐的品牌就随你去,不管你!冷落你!鄙视你!这种行为的核心出发点是什么?对了,毛利!而且是高毛利!从商品配置来看,H大药房不进一些品牌的产品,硬性拦截,且有着拿两盒的意识,可见是受过一些“训练”,但是觉得怪怪的,这种“技巧”违反了销售技巧与药店店员工作职责的初衷:即帮助顾客,就算顾客不买也要帮助顾客。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与企业的内部机制、员工风气有关,也与药店所属区域相连,当然也与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关,但是这样做法其实并不会更企业带来有效的利润产出,明摆着“伤客”了,且这里面导购人员“牛气”伤客成分比品牌拦截更多,这种引导方式值得老板们留意。 其实,这里面的行为需要做调整即可变得更易被人接受,且顾客满意度会较高: 一、您要一盒还是两盒 以选择性问句来发问,看似将决定权交给了顾客,其实同样还是起到了提高交易的目的,最主要是顾客会觉得很舒服,而直接强迫性地要求顾客拿两盒,则功利心暴露无遗。 二、拦截是需要通过沟通来实现的 不知是药店同仁对拦截二字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还是其他缘故,案例中的拦截“表演”技巧也太粗劣了,单刀直入,“没有!”然后直接走人,就算是知道顾客可能不买也应做必要的解释:“您要的那个品牌也不错,不过其实成分与这个品牌的是一样的,都有品质保证,而且还更实惠!只是多一两句话的事,为何要让顾客觉得很“难过”呢? 而且真正的高手往往着手于关联,而不是纠结于死命置换。 三、调整心态 在H大药房购药的过程感受到的是,店员工作的一切目的就是以药房和个人的利益为基准,不考虑顾客感受,忽视消费者利益,并且显得很“跩”,这种心态并不是现代药房工作人员应有的素质,但是笔者深信,三四线城市这种情况比较普遍,一些县城药房的工作人员认为,小县城,消费者不会这么计较。 笔者想说的是,我们千万不要低估消费者,就像我们不要低估农民的审美意识一样,服务好与不好,各种类型的消费者都能感受到,如今药店的竞争不正是服务之争吗? 服务好更深的意义是,顾客记得我们的好,会形成消费习惯,业绩会更稳。 不论是单体还是连锁,我们的业绩都是一笔单一笔单拼出来的,我们服务评价也是一个顾客一个顾客接待出来的,也就是我们店的口碑。点名取药的现象比较常见,当我们处理这样的导购场景时,我们需要的是放下成见,认可顾客,适当关联,用心引导,而不是撂担子走人,当我们改善导购方式,才能扭转门店的经营“乾坤”,也才能真正赚到可观的利润。 作者:范月明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