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被拦截之痛 舒平是W制药企业的OTC代表,他负责的是知名产品,舒平对“被拦截之痛”感受最深,有时,药店喊他去帮忙做促销,到了现场累死累活,可是当顾客点名要他负责的产品时,当着他的面仍被店员置换,舒平说,心里那种感觉呀,真是拔凉拔凉的。 案例二:是牌子的药多了 敏维是H药店的店员,在店里面五六年了,看着一些商品“长大”的,也看着一些商品被“下架”了,近一段时间,敏维感觉店里面是“牌子”的产品越来越多了,而她也在想,这些品牌产品不是利润较低吗,怎么现在也成了公司的首推了? 案例三:还是合作共赢吧 安美是K制药企业的区总,一次业内交流会时,组织了主流连锁的会议,重点就是进行重新定位,扭转药店人一直以来认为品牌的就是低毛利的印象,推出的一系列产品,有名气,又有利可图,而后迅速成为了不少连锁的首推品种,要知道,药店人也不傻,能吸引顾客,又有符合可持续经营的空间,为什么不合作呢? “高毛利”与品牌商品的结合并不是现在才有,只是越来越被重视,因为曾经走了弯路,现在要找回正道,这里面的深层原因有三: 一、劣质高毛不得人心 不要说顾客不为这一类产品买单,买了之后投诉,就是员工心里也不踏实,因为其根源丢失了做药人的“品质保证”,所以,自不会长久。 二、高质低毛能吸客 高品质的品牌产品因其效果与口碑,对顾客有极强的吸引力,终端拦截虽强却仍抵挡不住这些产品对顾客的深度诱惑,这也正说明这些产品有极强的生命力。 三、高质高毛顺应市场 这是规模效应、时间、市场法则、品牌药企与药店生存底线相互作用妥协的结果,这里的高毛当然是相对而言,但却是符合各方共同需求。 与此同时,消费者与员工的成长也促成了这一趋势: 一、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 顾客到门店现场多年交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不再轻易相信,那天,去一家药店,工作人员向一位大姐推荐抗生素,顾客说,抗生素这东西都被滥用了,还是不要为好。不论顾客是否在理,至少可以看出,他们了解的信息多了,有了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品牌的依赖性会更强,也就是说,店员推荐非品牌的产品难度会越来越大。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市场都是一样的,一、二线城市消费者这种意识更突出,三、四线城市则相对弱些,所以部分区域性的连锁,根据其所在地区的不同,其真实的运营策略可能仍会“粘”在低质高毛商品上,因为相比品牌商品的高毛而言,其利润会更大,但他们也会越来越理性,跟着大家一起走“阳光大道”。 二、顾客的购买渠道多了 通过网购方便且价格相对实惠,这对于不少顾客都有杀伤力,顾客通过在实体店了解,或进行第一次购买后则选择更精明的购买方式,因此,贴牌成为顾客“移情别恋”的壁垒。 我们以利润相对高的营养素来举例,顾客购买后觉得不错,他们自会敏锐地搜索更便宜的网上卖场,因此,对于实体店来说,应着重在平常的导购中创造营养素销售,这里的创造是指,如今,顾客并不是买不起辅酶Q10,而是不清楚辅酶Q10的真正价值,我们要做的就是向顾客传播这种健康价值。 从门店实际销售来看,回头生意会比以前明显下降,其中一部分就是因为有了更便宜的购买渠道,而且通过网上评价,顾客也多数能判断出产品质量如何,因此,以保护策略思考,经营的商品宜以品牌贴牌为佳,做******在目前看来似乎是不二选择。 当然,我们应坚决抵制那些劣质的营养素,即使毛利再高也不可经营,这是道德问题。 三、员工找适合自己的企业 员工在良心上受到低质产品的谴责,内心很难安稳,如果药店人正身处以损害顾客利益过分追求企业利润的环境中,笔者建议完全可以选择去更有“正义感”的企业。 更想提醒企业的经营者,我们经营的产品,应以为顾客解除病痛为核心,而不是仅以挣钱为目的,当服务好顾客,顾客满意了,利润自然滚滚而来。 价值取向不同,员工能体会到,顾客也能感受到。好的产品,会给顾客带来多种益处,也会为企业带来长久的生意。 话说,高毛利与品牌“两情相悦”虽好,但现实很“骨感”,这条路该怎么走呢? 一、销量VS扣率 品牌企业为连锁量身打造产品或者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前提是,销量是否有保证,如果以低扣率进场,却没有产生规模销量,得不偿失的事会长久吗?就好比爱情没有物质的基础,估计也很难走远。所以,对于连锁来说,如果要品牌贴牌或增加品牌产品的毛利,那么销量需要一个基本保证,否则将很难推行,而全员对高质产品一致认同,辅以运营措施,则可实现。 二、上架费、名头赞助VS顾客实惠 一直以来,工业企业想要进场,必不可少的就是上架费,逢年过节、周年庆典等等还有各种名头的赞助,让工业企业宠了媳妇得罪娘——左右为难,我们抛开杂念,指向顾客利益,则这一碗水可以端平,就好比为了孩子,媳妇和娘在利益上会很快达成一致。 也就是说,我们连锁不能一味依靠营业外收入来抵减成本,而应通过控制内部运营成本,提高绩效来实现创收,说白了,对于优质企业,门槛要放低,将实惠给到顾客,对于劣质产品,及时下架,一切为了顾客,一切为了“孩子”! 三、如何优化客情 有时,工业企业与连锁常会玩“博弈”的游戏,其实,这样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以高毛利+品牌的方式推行,可以从底子上优化合作关系,当然,这也是各自“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结果。 四、及时、适当、有效的营销支持 对于连锁来说,特别希望得到的是有力的营销支持,包括工具、人员、物料,专项激励,健康教育等等,连锁也可以品牌专区,员工首推,专项奖励,数据分析确保销量等回报工业企业。 共赢更需要共同的行动来改善业绩,而指向改善客户关系的管理将越来越受重视与欢迎,其中包括供应链之间的关系,连锁与顾客的关系等等。 五、药店人的深度需求 顾客的需求就是药店人要解决的问题,药店人深度需求就是工业企业需要帮助解决的困惑,当今,药店人除了物质的需求外,还需要什么呢?深度的专业服务、知识与管理培训,药店人在店里面都较忙,而且年轻者居多,较少有时间去给自己“充电”,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给到药店,实施专项咨询与培训项目将可以有效帮助药店人解决内心难题,也能加深工业企业与连锁的感情,实现“医药人”——“一家人”的格局。 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也是市场法则,放眼于浩渺宇宙,历史长河中,一家连锁药店的老板与店员的价值,其实说不清哪个更重要,也许是一样的,所以,当时代推着我们一起“进化”,我们需要积极拥抱,面对各种困局时,我们在压力重重的医药行业更应多一些“和”,老话说得好:和气生财! 作者:范月明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