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布的《2014中国单体药店发展状况蓝皮书》显示,2014年单体药店数量从2013年的27万多家降到19万家左右,预计2015年可能缩减到15万家。究其原因是很大一部分单体药店本身竞争力弱,再加上新版GSP认证,导致这些单体药店选择加盟连锁或注销。单体药店要如何求生?本期我们请来两位专家,听听他们的观点——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卫生部令第90号)自2013年6月正式实行至今,已超过一年半时间,全国各地掀起新版GSP认证浪潮。在零售领域新政策的冲击下,药品零售市场出现了许多微妙的变化。 “三统一”局势逐渐形成 零售领域大抵由两个主体构成:以直营加盟为主的连锁群体和以单体零售为主的散户群体。目前,药品生产与流通两个环节的监管力度都大大加强,各地药品监管部门借新版GSP推行之风,狠抓药品零售环节的监管力度,如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4年5月发布《关于加强全省药品流通领域监管的通知》(川食药监办〔2014〕147号),重点指出需严格执行、不断加强零售药店的常态化监管。 有人可能会说:“加强零售药店的常态化监管而已,我只需要做好本分即可,不见得会有什么冲击影响呀”。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加强零售药店的各项监管,与新版GSP政策密切相关。在笔者看来,经过这一年半的政策渲染,新版GSP中关于零售连锁“三统一”的局势已经渐渐形成。而这种局势氛围,最显著的特点在于“统一”二字。 所谓“三统一”,系指零售连锁经营企业必须实行“统一质量管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当然,不同省份针对该法规的政策解析不同,甚至出现了“四统一”、“五统一”的定义,但总体是围绕这三者进行规范要求的。“三统一”政策的推行,目的在于规范零售连锁企业管理混乱、采购途径不清晰的局面,同时加强对药品流通过程中假劣药品的经销控制,更好地防止假劣药从源头直接流入市场。目前,全国各地药监部门均将是否实行“三统一”作为零售连锁总部通过新版GSP的重要评估点,这也迫使越来越多的零售连锁总部要求旗下直营门店及其加盟店配合加入到“三统一”的大环境之中。 连锁统筹管理更具优势 当这种局势渐渐明朗,以单体零售为主的散户群体往往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供应商的价格不断上调,药品的采购渠道越来越狭隘,相关部门的监管越来越严格等。与之相反的是,药品零售连锁总部能更加游刃有余地掌控旗下所有门店的供销情况,再辅以远程审方的优势,连锁门店的采购完全在一种安全、规范、效率的环境下运转。 这种趋势存在历史的必然性,“三统一”的要求在各个行业的连锁龙头企业身上都有明显的影子。广东万宁连锁商业有限公司作为******可以同屈臣氏进行强硬比拼的健康产业连锁企业,去年积极筹办药品零售连锁,并于2014年12月下旬通过新版GSP认证,旗下药品直营门店严格按总部规章制度执行,采购、配送、销售一体化,接受总部统一的质量管理监督。这不仅迎合了政策法规的要求,也有利于企业统筹管理,健康发展。 单体药店走向抱团结盟 零售领域的采购之频繁居所有行业之最,在新的形势格局面前,“货比三家”、“择优而选”这种旧的采购思维正面临淘汰。整个领域的氛围导致其必然走向群体性抱团。以往分散经营的单体药店,均不约而同地自发组织起采购联盟或价格同盟,结成松散型的连锁经营组织,以求凭借团体而非个体的力量来顺应新版政策的洪流。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下,在严格的新版GSP政策要求下,药店供销模式不应再走广撒网、筛大鱼的老路子,只有通力合作、携手共赢才是制胜关键。形成联盟或同盟,既能有效控制药品采购渠道,保证所采购药品的质量,同时形成的大需求量也可以保证采购价的低廉。市场本身就是优胜劣汰的进程,药品安全作为国家“十二五”规划中重要的战略规划,可以肯定,未来不断会有更加严格的政策冲击整个零售市场。网售处方药的开放,同样是建立在更加规范细致的监管层面下顺势推行的结果。 在这种形势下,连锁门店们齐齐抱大腿,那么剩下的单体散户们是齐心共赢,还是会遭遇市场滑铁卢,就看自身的抉择了。 国健医药咨询GSP研究室 蔡泽宏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