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现在关注药店销售增量问题,除了因为增量的概念日益深得人心,其实更关键的因素是,最近两年药品零售业正陷入弱增长的困局。 不用急躁,我们用数据说话。 根据2014年8月西普会中康资讯的数据,2013年药品零售市场销售额大约是2571亿元,其中药品销售额大约是2021亿元,增长12.4%,非药品550亿元,同比增长8%。表面来看,零售业在增长中前进,但如果纵向与横向来对比,问题就来了! 首先是药品部分,2013年整个医药产业的全终端共计完成了大约11463亿元的销售,同比增长17.5%,零售药店终端的药品销售增幅在六大终端里倒数第二,而且预计2014年还会进一步下滑。而非药方面,自2011年以来,非药品销售规模的增长就一直徘徊在7%~8%之间。 值得庆喜的是,2014年非药销售有可能回升到12%。这背后有两大诱因:其一是伴随近年医疗器械投资热潮,家用医疗器械销售增长将进入快通道;其二是婴幼儿奶粉及母婴用品带来销售新增长点。 非药品有望替药店争气,那么药品呢?关键因素也有二。 第一个因素,是过去一直药店经营者苦恼的处方药市场。虽然目前医院电子处方流出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但受基药政策影响,一些高端慢性病用药的销售正在转移到药店,去年不少连锁药店已经有所体会,如果药店抓住慢病市场加以深挖,有望进一步拉动高端慢病用药的销售。 另外,现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大健康的投入不断增长,带来的是保健养生市场的巨大需求。有鉴于此,不少连锁药店就开始推行中医馆、养生馆,甚至有的发力大健康服务一条龙的健康城,探索一种可以提高保健养生品类销售增量的模式。 (老龄化加速为国家带来负担,但从另一角度看,其延伸出的慢病管理必然成为药店未来发展的一大方向。) 不过,虽然看到药店增量的商机,能否抓住,怎么抓住,是更核心的问题。需要强调的是,2015年是健康产业进入一个未知的重构年,政策、技术与资本三股力量正不断催生变革,传统产业的生存模式正不断被挑战!变,是永恒的王道,但怎么变才适合企业本身,适合市场的需求和规律?这个问题,眼下大家都没有准确的答案,原因是在这个重构大潮下,变素实在太多了。但我们相信,智慧的碰撞可以让我们可以好地把握产业重构的脉络。 为此,2015年增量资源对接会大胆升级为“中国零售药店增量主题会”,会议主题对应当前零售药店增量的四大热点:慢病市场、孕婴童市场、保健养生市场、医疗器械市场,力邀全国众多主流连锁企业家,共同探讨这四大热点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机遇。 第一场增量主题会——“2015药店慢病市场抢滩行动”将于3月19-20日,强势登陆花城广州,届时将连同******医改专家广东卫生厅前副厅长廖新波、中国社区卫生协会秘书长、知名连锁健之佳、大参林、漱玉平民、甘肃众友等企业高管共同探讨行业慢病经营管理发展方向! 适者生存?强者生存!在改写商业丛林法则的移动互联时代,强者将愈强;在商业模式瞬息万变的产业重构时代,强与弱的分界更趋明显!
![]()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