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产业已有的服务能力在满足健康需求的多元化和人口的老龄化方面已经日益捉襟见肘,这正是新技术能推进产业链重构的核心驱动力。连锁药店是否能“跨界”发展,进一步为顾客健康增值,从而再创新的辉煌?全国人大代表、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子龙在其今年人大代表议案中,第一条就是——“关于发挥药店在居家养老服务中作用的建议”。
![]() 全国人大代表、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谢子龙 近年来我国已经逐步步入老龄社会。根据我国部分地区调查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突破2亿,占总人口14.9%。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发展养老事业解决养老问题已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大致上有机构养老、传统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等多种模式。而在走访和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中国的老年人普遍特别注重家庭带来的安全感、亲情感和归属感。只要生活能自理,社区能提供基本的服务,90%的老人愿意在家里养老。居家养老不仅是老年人******的养老模式,也是适应我国国情的主要养老形式。但目前,我国的居家养老业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缺少居家养老的专业服务人才; 2、缺少居家养老必要的资金,财政支持力度有限,未充分发挥社会力量; 3、服务网络不够健全,信息平台未建立,各类老人情况不清,所需服务不明; 4、缺少居家养老必要的基础设施等等。 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特别需要悉心的护理,因此相应的医疗、护理和照料需求也会增加。然而目前的养老机构及老年护理医院的床位有限,居家养老又面临着诸如服务内容缺乏多样性、资金短缺、服务队伍规模小、素质低等一些系列问题。将零售药店列入到养老服务业体系当中,可以发挥零售药店在居家养老中的作用,满足目前养老方面的现实需求。
![]() 零售药店在居家养老业方面的优势: 一、零售药店网点多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4年6月底的统计,全国有433529家社会药房。其中,连锁门店161035家,单体门店272494家。医保定点药店有16.8万家。 从我国人口与社会药房设置来看,全国平均每家药店服务人口仅为3100多人,且这些药店遍布城镇社区中。将零售药店纳入居家养老的服务体系当中,发挥网点布局多的优势,不仅可以弥补目前养老机构及老年护理医院数量不足的现状,还可就近且及时的发挥零售药店专业药学服务的作用。 二、药品品种丰富 根据现行基本药物制度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只能配备520种基本药物。而社区药店经营的药品品规一般可达2000余种,且能根据顾客的用药需求,及时引进新品种,社区药店在药品供应方面更具优势。将零售药店纳入居家养老体系当中,一方面,可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用药需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机构的门诊压力,另一方面,对于那些需要常年吃药老人,零售药店可根据用药需求,定期为老人送药上门,减轻老人特别是行动不便老人的负担。 三、慢病管理 根据对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结果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其他人群患病率的3.2倍,近80%的老年人患有一种以上的慢性病,并需长期服药治疗,年龄越大患病几率越高。老年人患病率最高为高血压,其次是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等,而由各种慢病造成因病致残、不能自理的比例相当高,零售药店可为这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的服务,包括健康检测、送药上门及心理关怀等。 2012年5月,卫生部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明确规定“零售药店也要在慢病防控中发挥积极作用。”将零售药店纳入居家养老体系当中,能完善对居家老人的慢性病健康保健服务,推动多元化养老体系的建立。 为了进一步社会化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议将零售药店纳入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之中,并做好如下工作: 一、推行居家养老健康保健服务新模式——“家庭药师”专业上门式服务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空巢老人将成为未来中国的典型特征。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空巢老人将超过两亿。子女不在本地,或者就算在本地也不住在一起,还有就是住在一起也无时间照顾。未来居家养老专业上门式服务需求量将会增大。 零售药店发挥自身网点布局多、药品品种丰富及药学服务专业人才多、慢病管理等优势,组建以服务慢性病病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契约式“家庭药师”上门服务。一方面,“家庭药师”通过对辖区内的老人进行摸底,根据老人年龄、健康水平、生活自理能力、陪护状况以及用药情况建立专属的电子药历,以持续分析和跟踪服务方式,为居民提供合理化用药建议。另一方面,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家庭药师每月还将提供定期代配药品、上门送药等服务,同时结合电子药历,家庭药师还可对老人的用药种类、剂量提供参考性建议,开展病情观察、智能检测、康复锻炼、心理关怀等养老专业保健服务。 二、对零售药店发展居家服务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居家养老最根本的是提供养老服务,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零售药店发展居家服务业提供政策及资金扶持,刺激社会力量投入养老服务业发展。诸如:提供采取补贴政策帮助零售药店培养家庭药师等专业养老服务人员、添置相关的智能检测设备。 三、进行适合老人的零售药店改造试点 2013年24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文中明确的要求全社会优待老人。据有关调查显示,近80%的老年人患有一种以上的慢性病,并需长期服药治疗,零售药店已成为了老人们在社区常常活动的区域。而一些配有座椅、电视、以及象棋、围棋等娱乐设施的零售药店更是附近老人的休闲活动中心。 建议按照政府资金支持与商业改造并进的方式对零售药店进行试点改造,重点是打造无障碍通道,方便行动不便的老人,以及根据零售药店的具体情况,划定老人活动区域,添置相关的老人娱乐设施设备。 四、构建居家养老智能信息化平台 目前,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不够健全,信息平台未建立,各类老人基本情况不详,所需服务不明,已成为阻碍居家养老业发展的一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整合零售药店的“电子药历”、卫生系统的居民健康档案以及家政、物业等服务资源,构建居家养老智能信息化平台,为辖区的老龄人群建立准确详实的数据库和服务档案,并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此平台,社区的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及家庭药师团队,能及时了解到老人的需求,并根据需求做出回应。构建健康指导、紧急救援、生活帮助、主动关怀四大服务内容,营造一个信息化、智能化的虚拟敬老院运营模式,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五、把零售药店纳入到慢性病管理定点机构 目前,全国部分城市的慢性病医保定点资格只对医疗机构开放,以购药为主的慢性病患者为了获得治疗用药物不得不到医院挂号排队,既增加了医疗机构门诊压力又给慢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造成不便。建议从惠民便民的角度出发,把零售药店纳入到慢性病管理定点机构范围中,提升零售药店服务慢性病患者,特别是老年顾客患者的能力。 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将是未来党和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包括零售药店在内的社会力量在各自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政策引导,可以让各种社会力量在养老服务之中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对于解决人口老龄化影响、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为谢子龙代表2015年两会建议(药品零售行业相关部分)目录以及内容提要。因篇幅所限,另外两部分内容(医药行业相关部分和社会相关部分)则不在本文呈现。 药品零售行业相关部分 1、《关于发挥零售药店在居家养老服务中作用的建议》 2、《关于落实中医坐堂医诊所审批放开政策的建议》 提要:目前医师的缺乏与成本过高,中医院难允中医外出执业是药店“中医坐堂”的难题,建议完善医师多点执业体系,促进相关立法工作,以及相关准则督促当地政府落实执行。 3、《关于尽快启动全国及省一级非医疗机构药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建议》 提要:建议参照美国的药师管理制度,尽快启动全国非医疗机构药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4、《关于充分保障患者获得就诊处方信息基本权利的建议》 提要:患者的检查诊断结果以及处方等信息是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成果,所有权理应属于患者,建议由卫计委对医疗机构处方管理做出明确要求,由各级卫计部门对医疗单位处方提供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关于加强网上药品销售监管的建议》 提要:药品委托配送应照新版GSP要求,选择具有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配送,同时网上售药应实现药学专业人员与顾客面对面的药学服务。 6、《关于取消医保药店经营非药品限制的建议》 提要:由于医保相关政策对非药的限制,使婴幼儿配方乳粉进药店全国推进工作停滞不前,建议允许医保药店依法经营有助于满足参保人员健康需求的相关产品。 7、《关于鼓励连锁药店发展简化并购和新店开办手续的建议》 提要:建议药店收购中经营证照办理与医保定点资格承接,医保定点药店资格特别是慢性病医保资格向规范的大型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倾斜,简化零售连锁药店新开门店的审批流通。 8、《关于设置药事服务费的建议》 提要:“药事服务费”是国际通行的普遍作法,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医疗保险费用中增加药事服务费,选择管理规范的医疗机构和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试点,探索支付机制。 9、《关于试行执业药师多点执业的建议》 提要:建议借鉴“医生多点执业”相关政策,实施执业药师多点执业,缓解执业药师配置数量不足,并先从管理规范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开始试点,总结经验,制订标准。 10、《关于将社会药房纳入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保障范围的建议》 提要:对列入各地医保定点药店和销售处方药的连锁药店,要纳入地方政府支持发展的保障体系中,建立必要的补偿或扶持保障机制。 2万家药店招聘,6万名药师求职,上康强医疗人才网 www.kq36.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康强药师网无关。康强药师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